金價狂跌別高興太早!彭博:黃金市場有「1隱形地雷」,恐引爆金融危機

金價的波動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隱憂。(pixabay)
目錄

隨著近期陸美貿易戰降溫,黃金價格結束了先前的飆漲態勢,從4月底每盎司3500美元的歷史高點回跌近10%,一度失守3200美元關卡。然而,金價的波動背後卻隱藏著更深層的隱憂。《彭博》最新報導指出,歐洲央行(ECB)發出最新警示:黃金市場恐威脅歐元區的金融穩定!

黃金市場有「隱形地雷」?專家擔心一碰就爆炸!

歐洲央行四名經濟學家最新發布的報告令人意外。他們指出,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壓力下,黃金市場可能成為歐元區金融穩定的潛在風險來源。這些經濟學家示警,如果地緣政治情勢持續惡化,實體黃金交割需求、由大型交易商主導的市場地位,以及交易機制不透明等因素,都可能在市場失序時造成系統性風險。

報告中提到,黃金市場的脆弱性包括由少數大型公司主導,且往往涉及槓桿及場外衍生品的不透明性。他們明確指出:「若極端事件發生,黃金市場可能會對歐元區金融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市場壓力大、黃金不夠用?可能引發更多金融危機!

這份報告進一步說明,黃金市場的交易模式,如追加保證金和平倉槓桿部位,可能導致市場參與者面臨流動性壓力,進而衝擊整個金融體系。此外,實體黃金市場也可能出現供應短缺的風險。

報告預警,市場參與者恐面臨補繳巨額保證金,或在採購和運輸用於衍生商品合約交割的實體黃金方面遭遇困難,從而面臨巨額潛在損失。這顯示,黃金市場的潛在波動不僅限於價格層面,更可能牽動金融體系的穩定。

儘管隱憂浮現,為何央行仍瘋搶黃金?

儘管歐洲央行發出警示且金價近期有所回跌,但全球對黃金的需求依然強勁。根據高盛追蹤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球央行瘋狂搶購了64噸黃金,顯示其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高盛分析師預計,由於全球央行購買需求強勁,金價在2025年底有望上看3700美元,並預期在2026年中將達到4000美元。這也意味著,即使有潛在的金融穩定風險,黃金在各國央行的資產配置中,仍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關報導: 黃金價格一夜急跌!中國大媽買手鐲,半個月內慘賠8000元!專家曝:「這樣買」才安全 更多文章

歐洲央行的警示,無疑為火熱的黃金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與潛在金融風險並存的背景下,投資者對黃金的未來走勢將有更複雜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