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入梅雨季,連續降雨增加登革熱疫情風險,高雄市政府今(21)日在前金區舉辦「防登革熱日」社區聯合總動員暨環境大掃蕩,加強高風險場域病媒孳生源巡查及清除髒亂點,現場並示範以無磷洗衣粉泡製的登革熱「一桶水防治」,有效預防清澈不流動水溝孳生病媒蚊,宣導多元防疫策略及民眾參與,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防範本土登革熱疫情流行。
這場114年前金區「防登革熱日」動員暨環境掃蕩活動,今日下午在東金公園舉辦,高市府王宏榮副秘書長、衛生局黃志中局長及民政局吳淑惠副局長、環保局、工務局(公園處、建管處)、教育局等市府防疫團隊及前金區里鄰長、志工團隊一起參與,針對區里內高風險場域和髒亂點進行整理清除。
王宏榮副秘書長在現場表示,每年5、6月是臺灣梅雨季,連續降雨戶外積水容器大量增加可能造成病媒蚊密度攀升,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全市近期陽性容器數調查也有上升趨勢,整體氣候條件容易孳生病媒幼蟲,提高登革熱風險。為此要呼籲民眾主動積極清除室內外積水容器,像是輪胎、瓶罐、帆布、盆栽底盤及空地菜園水桶等,才能防止社區疫情發生。
「一桶水防治」,有效預防清澈不流動水溝孳生病媒蚊
為協助民眾防治水溝病媒蚊孳生,今活動現場衛生局也示範「一桶水防治法」,建議民眾可在裝約八分滿的水桶中,加入一碗無磷洗衣粉打泡後倒入水溝,可有效預防清澈不流動水溝孳生病媒蚊,希望透過多元化的防疫策略,呼籲市民共同參與防疫,防範本土登革熱疫情。 (相關報導: 「登革熱幫兇」會影響失智?陽明交大與國衛院團隊找出阿茲海默症治療關鍵 | 更多文章 )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114)年全國登革日疫情截至5月20日,境外移入確診累計64例,其中高雄市有6例,目前尚無本土確診案例。衛生局提醒,民眾返國後14天內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前往全市登革熱整合式醫療合約院所(https://gov.tw/ZSf)就醫,主動告知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以利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及早發現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維護民眾健康並通報衛生單位介入防治以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