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近期婉拒印度、新加坡與卡達提出的建廠邀請,儘管面對多國積極拉攏,台灣仍是台積電眼中最具優勢的生產基地。而目前海外布局主要是在美、日、德等國,且多是在強大地緣壓力與市場考量下作出的策略部署。
台積電婉拒印度、新加坡與卡達建廠邀請
根據《The Economic Times》報導指出,儘管台積電在美國、日本與德國的設廠決策是在「大國壓力」下推動,但也因當地在半導體供應鏈中具備關鍵地位,使得相關投資具備合理性。
相較之下,印度與中東國家雖積極釋出利多、展現發展AI產業的高度企圖,但仍因欠缺完整半導體產業基礎,使得台積電遲未點頭。
供應鏈人士向《DigiTimes》透露,台積電資金實力雄厚,若有意願,在中東地區建廠並非不可能。然而,真正的門檻在於當地缺乏成熟的半導體製造環境與人才結構,短期內難以成為可靠生產基地。
台積電創台灣史上最大FDI
今年3月,台積電宣布將原本對美國的投資額由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元)一舉提高至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4.9兆元),資金將用於在亞利桑那州新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座大型研發中心,成為台灣企業有史以來對外規模最大的直接投資。
這些廠區主要為超微(AMD)、輝達(NVIDIA)與蘋果(Apple)等科技巨擘服務,強化其在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
印度3奈米研發中心將啟動
儘管未能吸引台積電設廠,印度在半導體發展上則轉向設計領域突破。印度聯邦電子與資訊科技部長瓦伊什納(Ashwini Vaishnaw)於本月20日宣布,印度首座專注於3奈米晶片研發的設計中心將分別在諾伊達(Noida)與班加羅爾(Bangalore)設立,展現其在高階晶片設計領域的長期佈局與企圖心。 (相關報導: 黃仁勳才說「輝達總部」落腳北士科…3檔股票秒拉一波!房價、交通都要動了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