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在市政會議中,聽取捷工局「日本軌道經濟車站開發考察分享」專題報告後指出,鐵道建設不僅是改善交通的工具,更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石。他期許市府團隊能借鏡日本成功經驗,勇於突破框架、發揮創意,為桃園建構更完整的城市發展藍圖。
張善政日前率團參與鐵道經濟協會舉辦的考察團,深入了解日本東京在「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OD)模式下的軌道經濟與車站開發策略。他強調,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正持續推進,各項捷運工程也如火如荼展開,期勉各局處與捷工局密切協調,善用未來車站空間規劃契機,落實各項施政目標。例如,文化局可將美學思維融入車站設計,注入藝術與文化元素;地政局可藉此提升土地機能;都發局則可推動都市更新。
張善政也鼓勵各局處,如有赴日公務行程,可善用既有聯絡管道,安排參訪本次考察的重要開發案例,實地了解日本在軌道經濟與都市更新上的成功做法,作為相關政策推動的重要參考。
捷工局長劉慶豐表示,本次日本參訪具體觀摩多個可落實的案例,從地方政府視角深入了解開發者與經營者的思維模式,為桃園捷運的未來發展提供宏觀視野。他指出,桃園捷運環狀線成型後,將如同東京山手線般形成完整的環狀網絡,此次考察極具參考價值。
都發局長江南志認為,軌道建設是推動城市轉型的重要契機,此次東京軌道經濟實地觀摩,為桃園都市規劃提供重要參考。他表示,市府未來在TOD規劃中,將藉由都市計畫調整機制,適度納入社會住宅、可負擔住宅與青創共享空間等,確保軌道建設成果能讓全民共享。
捷工局進一步說明,市府團隊日前考察東京國立站、武藏小金井站、吉祥寺站、橫濱站、虎之門之丘、麻布台之丘及高輪Gateway等具代表性車站。這些案例透過車站立體化與TOD模式,成功結合交通節點、商業機能與生活空間,並導入高齡友善住宅政策,達成城市空間與公共服務的高度整合。
考察中發現,高架化車站不僅改善交通與防災環境,更成功活化橋下空間,建構貼近社區需求的商業與公共設施。日本複合式開發案如虎之門之丘與麻布台之丘,結合商辦、住宅與交通功能,藉由高容積率與立體通行系統實現人車分流、減少停車空間、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此外,千葉幸町團地透過都市更新,引入高齡照護設施、租屋保證制度與社區診所,打造跨世代共融居住環境。
捷工局表示,相關規劃方案將納入桃園及中壢大車站計畫,結合商場、辦公、育兒設施、社會住宅、旅館等設施,達成「交通+生活+就業+消費」一次到位,並吸引民間投資參與,實現交通人車分流,打造地下及立體連通道。未來桃園捷運場站周邊發展,也將結合捷運與車站開發節點,整合社會住宅用地與功能,導入公私協力機制,建構共融生活環境。
(相關報導:
日本地鐵的「電扶梯守護君」!AI偵測勸導「請站立不動」,名古屋電扶梯行走人數減半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