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二階連署期陸續截止,國民黨「以罷制罷」反制,卻一路處於被動挨打局面,目前已有30名藍委的罷免連署書達第二階段法定門檻,將進入第三階段投票。對此,作家「漂浪島嶼」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對藍營的情勢相當不利,只能將希望全部寄望在三階投票的反對罷免,問題是,傳統藍營支持者投票動力低落,要催出大量反罷免票,這族群具有關鍵決定力量。
漂浪島嶼表示,總統賴清德將選後罷免視作更大的民意,更大的民意推翻選舉結果,展現更新的民意,這當然是民主政治的人民權力。既然民進黨寄望更大民意,來翻轉立院結構,藍白當然也必須期待更更大民意,來否決罷免,維持立院結構,雙方都在展現更大民意與最新民意。
漂浪島嶼說,但是情勢對藍白相當不利,可能30:0的二階連署,讓藍營成為只能挨罷無法反罷的局面,全部寄望在三階投票的反對罷免。問題是,傳統藍營支持者投票動力低落,要催出大量反罷免票,只能靠反綠厭綠的選票。民間確實存在一股巨大反綠厭綠的力量,不斷隨著經濟、社會議題翻攪擴大,具有關鍵決定力量。
漂浪島嶼認為,就算反綠厭綠氣勢巨大,如何的議題動員,可以化心中怒火成為投票行動力,甚至如何說服反綠厭綠群體,能夠支持出包不斷的藍營,成為反綠的手段,相當具有難度。這是綠營一直以來的優勢,一面有政府、罷團齊力的凝聚罷免優勢,一面有藍營不斷出包自尋死路的瓦解反罷免力量,只要支持罷免全數挺身而出,反對罷免難以挺藍投票,結局大概底定。於是形成罷綠二階連署都零零落落,如何期待三階投票天降神蹟,死人是不會投票的。
漂浪島嶼指出,所以結果是悲觀的,只要罷免成功過6席,立院結構立即翻轉,不必等補選立委,都可先改選院長,修改所有統治法令,政治可以重回過去一黨專政的時代,完全不受在野的制肘。再不滿,也要等到2028大選,才有重新洗牌的機會,甚至選後還可以再罷免,不斷翻轉。
漂浪島嶼強調,民調在作,誰是更大民意,結果不同,但是民調是意願,投票才是實際,民調再高,投不贏也是悲憤幻影。所以,如何讓意願化成實際動力,就是各政黨的動員能力,不是政黨組織的傳統動員,而是在理念、議題上的觀念動員,讓更多選民願意為價值出門投票。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