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數位時代,一張需手動撕開、無法預測成像效果的實體照片,竟成為年輕人心中最「有溫度」的儀式體驗。中國大陸近日掀起一股「撕拉片」攝影熱潮,不僅帶動復古照相館生意翻紅,更讓過期相紙、老式相機的價格飆升,成為新世代社群文化與商機焦點。
一張照片超過400元也願意買單
被稱作「紙片茅台」的「撕拉片」攝影,拍攝費用從2023年的人民幣百元上下(約新台幣450元)飆升至如今的300至600元(約新台幣1350至2700元),更有高端攝影師收費數千元不等。儘管價格驚人,年輕人仍趨之若鶩。從五一長假起,上海、重慶、杭州等地的復古照相館擠滿等待拍照的客人,部分熱門門店甚至需排隊取號,一日可接拍十餘張「撕拉片」,單日營收上看人民幣5000元(約新台幣2萬2500元)。
停產相紙價格暴漲千倍 明星加持炒熱話題、社群狂刷打卡
所謂「撕拉片」,是以已停產多年的寶麗來或富士相紙拍攝,需等待顯影後親手撕開相紙。由於原物料稀缺且不再生產,加上「每拍一次少一張」的稀有性,這類相紙在二手市場上價格狂飆,從原價70元(約新台幣315元)暴漲至3、4000元(約新台幣1萬3500至1萬8000元)一盒,堪比黃金。也有業者打趣:「與其投資黃金,不如囤撕拉片。」
肖戰、鞠婧禕等藝人近期曬出的「撕拉片」照片,令該拍攝形式瞬間爆紅,成為小紅書與微博上的熱搜常客。為了「拍出明星同款」,粉絲紛紛尋找特定機型如Bigshot進行拍攝,連帶讓相機價格水漲船高,甚至出現「一機難求」現象。
復古照相館遍地開花,門檻低成創業新寵
撕拉片的走紅,也為線下攝影門市帶來轉機。拍立得、寶麗來等簡易相機操作簡單、免修圖,加上成本控制得宜,讓復古照相館成為創業者的新熱門。從三線城市到旅遊景點、商圈,店家紛紛開張,不再只是攝影愛好者的專屬空間。
然而,這門生意的淡旺季差異極大,高峰時段如五一、聖誕能賺五倍以上,淡季則可能出現整日無客的「白板日」。加上設備與原料成本不斷上漲,利潤並非如外界想像般穩賺不賠。
拍照不再為了記錄,而是情緒的消費
從拍立得、CCD、到撕拉片,一波又一波的復古攝影熱潮背後,反映的是年輕人對「真實感」與「儀式感」的強烈需求。
「撕拉片」可能只是短暫風潮,但年輕人渴望儀式感的心不會退燒。這門生意賣的從來不是照片本身,而是一種無法複製、獨一無二的感受——在這個數位影像唾手可得的年代,能親手撕出一張實體照片的那份真實與溫度,已成為一種難得的奢華體驗。 (相關報導: 台灣1工作變夕陽慘業!「價格跌至1元」還得自掏腰包,從前賺錢光景已不再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