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二手車注意事項有哪些?10件事一定要先確認!否則錢沒省到、花更多修車

買中古車水很深?買中古車前最好留意這十大細節,避免被坑。(示意圖/取自pexels)
目錄

買車可不是小事,畢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不少人為了精打細算,會把目光投向價格更親民的中古車。不僅車價較低,選擇又多,還不用心疼新車一開出展示中心就「瞬間蒸發」一大筆折舊金額。有人覺得,與其砸大錢買新車,不如把預算花在升級安全配備或更好的保養;新手則擔心開新車會戰戰兢兢,還不如中古車「刮了比較不心痛」;還有人純粹需要一台能安心通勤的代步車,中古車就夠用,何必多花錢?更別說一些經典停產車款,想入手只能靠二手市場,讓不少車迷忍不住心動,一秒變身中古車獵人!

購買二手車水很深,一不小心就踩雷,泡水車、調表車、事故車這些「基本款」就不說了,還有許多外行人難以察覺的隱藏陷阱,不少人信心滿滿買回家,結果才發現,車況「表面風光」,但引擎、變速箱卻問題重重,修理費甚至比車價還高,瞬間從「買車圓夢」變成「修車噩夢」;也因此,越來越多人鎖定像LEXUS CPO這類「原廠認證中古車」,雖然價格略高,但車況清楚、保養有紀錄,加上原廠把關、有保固撐腰,風險也跟著降低不少。《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調查買中古車最常見的十大雷點, 讓你避開坑洞,買得安心、開得開心。

No.1 里程數造假

買中古車,里程數越少越吸引人,畢竟跑得少,感覺更新、更耐用,維修費也低。但有些車商動手腳,把車變成「調表車」,將里程數縮水,讓買家以為撿到便宜,結果開沒多久就大小毛病不斷,修理費越滾越多,最後省下的錢全進了維修廠,就連專業二手車商也可能踩到調表車的坑!2024年,有家網紅車商因買到調表車而引發話題,帶起聲量高峰,網友回應:「有心人士如果真心要搞調表,其實連專業人士都很難判斷」。

想避開調表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挑選來源可靠、檢驗透明的車輛。像LEXUS CPO原廠認證中古車,每台都得經過7大類188項原廠專業檢測,從外觀、內裝,到引擎室、底盤、剎車系統通通不放過,車況清楚告知,不怕被隱瞞;通過檢測後,還會附上原廠保固,保固期內可享免費維修,後續若有問題,也能回原廠處理,免除高額修車費風險。

對不太懂車、也不想和中古車商鬥智的買家來說,直接選原廠就是最安心、最省事的做法,網友認為,「沒有人比原廠還熟這部車,若有一些零件問題,應該只有他們看得出來」。

No.2 合約條款標示不清

有些車商抓準消費者不會仔細閱讀合約,開始玩起文字遊戲。像是交易方式、有無里程保證、標的內容等重要資訊寫得模糊,甚至連保固責任與瑕疵擔保的處理方式也語焉不詳,刻意掩蓋對買方不利的條款。等到車子出了問題,買家才發現自己幾乎毫無保障。有網友無奈表示:「二手車跟自售購買本來就盈虧自負,如果會怕就找信譽良好的車商購買或是買新車。」 (相關報導: 不是BMW、賓士!有錢人愛開什麼車?4月豪華休旅車銷量冠軍曝,車主:保值可靠 更多文章

在合約條款產生糾紛的案例中,車貸也是常見問題之一,為了保障中古車融資消費者的權益,金管會已推動五大強化措施。首先,要求合作商家在行銷時誠實透明,並定期審查。其次,設定合理的貸款標準,避免過度融資。第三,合約內容要清晰,包括利率、延遲利息和違約金等費用。第四,債權轉讓時需通知消費者相關細節。最後,規範催收行為,防止消費者背上不合理的債務,希望這些措施能減少中古車融資的爭議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