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慶祝創館70週年,特別與擁有73年歷史的臺灣玻璃工藝品牌紅琉璃 Redliuli合作,聯名推出「天地大美、七十從心」藝術琉璃新品。今(22)日於鶯歌紅琉璃工作坊舉辦發表會,首次公開運用琉璃工藝界創新的「熱塑臨摹技術」,將史博館典藏的馬白水《太魯閣之美》、常玉《荷花》與《馬》等經典畫作,轉化為兼具實用與藝術價值的日常器物。
史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此次跨界合作不僅是藝術與工藝的深度交融,更象徵史博館「七十而從心」的自在精神。他強調,史博館作為國家首座公立博物館,70年來積累了豐富的館藏,此次聯名新品特別選定馬白水、常玉的畫作,呼應「天地大美」的意境,也開啟了歷史與當代設計共創的新頁,期待未來能透過更多元的合作形式,讓史博館的典藏更貼近民眾生活。
紅琉璃創辦人王獻德說明,此次新作突破傳統玻璃製程,運用獨創的熱塑臨摹技術,在攝氏上千度的高溫下,由專業工藝師手工吹製,透過沾色、捲動、勾勒、堆疊與塑形等多重工序層層堆疊,將畫作的意象精準轉化為琉璃色彩,呈現極致工藝。他強調,每件琉璃作品皆是獨一無二的創作,乍看之下如同畫筆描繪,實則為高溫下的精湛技藝展現。
王獻德也提到,紅琉璃與鶯歌區農會合作,將舊有空間改造為工作坊,結合體驗與展演,串聯產官學各界,致力於培育新一代玻璃工藝人才,盼臺灣玻璃產業能在國際舞台佔有一席之地。鶯歌區農會理事長鄭璧昌亦表示,紅琉璃的進駐為當地帶來新氣象,琉璃藝術的豐富色彩象徵著將過往燒熔,留下最美好的精華。
史博館指出,馬白水《太魯閣之美》是其1999年在史博館舉辦回顧展時所繪,描繪太魯閣峽谷四季與日夜的壯麗景色,並於2015年被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紅琉璃此次推出「《太魯閣之美》琉璃杯系列」,包含「春風、夏雨、秋紅、冬白、日光、月色」六款主題琉璃杯,單件各具特色,亦可拼組出完整畫景,呼應原作的組合畫特性。此外,「琉映太魯閣系列」琉璃瓶器則透過純手工吹塑與疊色工藝,重現畫作中磅礴的山巒層疊之感。
常玉畫作的轉化則運用高溫熱塑技術,將《荷花》中黑線勾勒的白荷與《馬》的奔放油畫筆觸,完美封存於琉璃杯中,並結合傳統花紙工藝,將主題視覺精準轉印。紅琉璃另推出「琉韻映荷」與「馬躍琉彩」兩款琉璃瓶,光線穿透瓶身時,在不同角度下呈現多變的視覺體驗,為靜態藝術注入生命力。
此次史博館與紅琉璃的攜手,不僅是琉璃工藝材質與技術的創新實踐,更讓博物館經典藏品突破時空限制,轉化為當代生活中的文化風景,使藝術融入日常,成為可親近、具實用與收藏價值的精品。系列商品即日起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商店及紅琉璃各通路同步啟售。
(相關報導:
「代表台灣歷史進程」國立歷史博物館今重新揭牌 2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