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近日接受《敏迪選讀》訪問時,語出驚人地說:「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台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不是台灣提條件。」這番話,聽來像是談生意,但實則暴露了他心中根深蒂固的「被統一前提」與「接受併購」思維。一國元首竟以企業併購比喻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視台灣為「待價而沽」的標的,這樣的論述,說穿了,就是和平統一的潛台詞,是「一國兩制」的經濟包裝。令人震驚的是,這番話並不是來自親中陣營,也不是什麼政論節目中的統派來賓,而是出自一位「以抗中保台為名高舉選戰的民進黨總統」。原來,藏在總統府裡的,才是真正的最大統派;喊著反共口號的賴清德,竟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兩岸合併的遊戲規則」,只是他悄悄把「對價談判」說成戰略思維,試圖包裝成政治成熟。那麼問題來了:民進黨側翼不是天天在追打「中共同路人」嗎?看到這段言論怎麼集體噤聲?怎麼不去質疑賴清德的「合併邏輯」、不去攻擊他「為統一鋪路」?若今天這番話是任何在野黨政治人物所說,早就被標籤為「紅統」、「匪諜」、「舔共買辦」,被1450側翼追打數月不休。如今真正講出「中國併購台灣」比喻的,是你們的總統,怎麼全黨無聲?可見賴清德不再堅持理念,而是試圖在語言中模糊台灣主權立場,換取國際與選民的「雙重誤解」。今天的賴清德,是抗中保台口號下的真統派。民進黨長年用「親中賣台」打擊在野,如今該面對的正是自家總統正在為統一鋪設談判基礎。面對這樣的現實,人民不該再沉默。若連最高領導人都已不自覺地站上統派邏輯的起點,那麼守護台灣主體的人,應該站出來發聲,拒絕這種用企業語言包裝投降主張的鴕鳥政策。民進黨若還有一絲自省能力,就該處理這位「嘴上抗中、心裡談判」的總統;側翼若還自稱是愛台戰士,就不該繼續當選擇性失明的網軍。真正該罷免的,正是這位開口「併購」的中共同路人——賴清德。台灣不是待售的公司,「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誰若敢輕言「併購」,誰就沒資格坐在總統府。 (相關報導: 評賴清德上任周年「讓台灣逆風迷航、顛簸不平」 民眾黨:還在自欺欺人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台北市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