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不用外勞,為何卻從不缺工?許文龍揭「高薪養人」背後經營秘訣

一個好的經營者,應該先從降低原料成本、提高販售價格開始。(示意圖/取自pixabay)

編按: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向來以「重人本」的經營哲學聞名,旗下企業從不壓榨員工、不使用外勞,卻依然能在市場上穩健獲利、屹立不搖。面對「人事成本高如何競爭?」的質疑,許文龍不假辭色地指出:「靠壓低工資競爭,是無能經營者的行為。」這段話背後,揭示了一種與主流企業截然不同的經營思維與社會責任態度。

很多人都問我:奇美人事成本這麼高,也不用外勞,如何競爭?

其實工資只是成本中的一項而已,在我看來,從工資來降低成本的,是無能的經營者。

一個好的經營者,應該先從降低原料成本、提高販售價格開始。這些都沒辦法了,才談工資。奇美實業應該是全台灣待遇最好的公司之一,奇美醫院也是,待遇應該也是全國數一數二的。醫院是財團法人,賺的錢也不能分,不過就算要分,我也用不到。一個人所需的東西不多,能這樣想的時候,就會很輕鬆。

雖然我沒有拿董事長薪資,董監事費也只有一年一萬,但是我省下來的這些錢,不是要給股東的。在電子業裡,女工的薪資很低,我希望這些錢可以用來照顧低所得的從業員。

董事長薪水比總經理低!奇美創造最小薪資差距

奇美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董事長的薪水比總經理低,總經理的薪水比其他公司的總經理低,一般員工的薪水比別的公司要高。而且,在我們公司薪水比總經理還高的,我看至少有一、二十人。我們的制度是同時考量「年功」與「能力」,可以說,奇美是上下薪資差距最小的公司。

過去,台灣的傳統產業常喊找不到工人,喊了一、二十年。但這個情況,奇美從來沒有發生。為什麼會找不到工人?我想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就是你工資低、環境差而已。

身為老闆若不會去考慮這些,那你在經營上的考試一定是零分。

作者簡介|許文龍

雙魚座,奇美集團創辦人。1928年生於台南運河邊貧民窟,從小半工半讀,31歲創辦奇美實業,成為台灣壓克力之父,63歲把ABS做到世界第一,70歲成立奇美電子,成為全球面板第四大廠。事業有成便將盈餘用來興建醫院與博物館,照顧故鄉人民的身體與心靈健康。自己物質欲望極低,平日釣魚、讀書、拉琴作畫自娛,是台灣備受敬重的幸福企業家。

作者簡介|林佳龍

一九六四年生於臺北市萬華區,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交通部部長、臺中市市長、立法委員、民進黨秘書長、總統府副秘書長、國安會諮詢委員、新聞局長、行政院發言人、國大代表、臺灣智庫董事長等。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