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發源於仁武區,貫穿整個高雄市精華區,深具文化、休閒及觀光等特色,經長期整治中、下游段已有成效,然上游仁武區快速發展,污水建設期長,基於水質改善不能等,水利局啟動興建北屋和九番埤排水水質淨化,從源頭活化水源,以水質再提升之目標,達愛河全線污染降級,讓高雄人擁有更優質的水岸休憩空間。
近年來愛河源頭仁武區發展快速,人口逐年成長,家戶污水排放經由北屋和九番埤排水匯入愛河,增加水體污染負荷影響上游水質,今仁武區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為管線佈設階段,後續用戶接管工程歷時長,為加速愛河上游水質改善,並減少愛河全河段污染負擔,北屋和九番埤排水水質淨化現地處理工程將於109年1月30日正式開工,預計110年啟用,設計日處理污水量達18,000 噸,淨化後水體再回注水體補充愛河乾淨基流量,活絡水體,達到水質改善、生態棲地和親水空間營造之目標。
利用綠地之地下空間 活化土地利用價值
北屋和九番埤淨化設施利用現有公共停車場及公園綠地之地下空間,活化土地利用價值,設計日處理污水量達18,000 噸之槽體,工法採曝氣氧化方式,利用曝氣增加好氧菌生長,並吸附於礫石和濾材表面形成生物膜,當污水流經時將水中污染物作為食物吸收或分解,預計每日可削減污水中生物需氧量(BOD):180公斤、懸浮固體物(SS):200公斤及氨氮(NH3-N):125公斤,達到水質改善之功效。

市府歷年來投入大量人物力整治愛河主流、支流民生大排、寶珠溝、九番埤及北屋排水,並進行集污區內污水用戶接管、雨水箱涵截流、底泥清淤等工作,今愛河流域民生污水接管率大約60%,沿線並有80處以上截流設施,每日可截流約37萬噸污水。 (相關報導: 「垃圾掩埋場對淨水廠水質影響非常小」 鳥嘴潭人工湖淨水廠計畫通過環評 | 更多文章 )
同時檨仔林埤和微笑公園水質淨化場每日淨化水質約1.5萬噸,並於部分易缺氧段設置河道曝氣設施增加河川溶氧。預期110年北屋和九番埤水質淨化場加入愛河水質淨化行列,將上游受污染水源轉化為活水挹注,可達到愛河全線污染降級以及水質再提升之目標,讓高雄人擁有更全面的優質水岸休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