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破曉時分,一群天主教信徒來到長崎本尾町的浦上天主堂,魚貫而入,準備參加一場悲傷瀰漫的彌撒。

70年前的8月9日,美國軍機在距離教堂僅僅500公尺的地方,投下一枚原子彈,當時約30位信徒正在教堂內慶祝聖母蒙召升天節(Dormition of the Mother of God),連同主持彌撒的2位神父,全部罹難。

當時浦上教區是全日本最大的天主教區,1萬2000人之中有8500人死亡。整個長崎,超過7萬人灰飛煙滅。至於天主堂本身,當然是淪為斷垣殘壁。

戰後,長崎市政府建議保留教堂廢墟,做為歷史遺產,另外提供地點新建教堂。然而基於歷史原因,長崎的基督徒強烈希望在原址重建教堂,畢竟這個地方是他們遭受迫害和痛苦的象徵。1959年,浦上天主堂重新矗立。1980年,教堂改建,更為接近原來的法國風格。

這一天,一如50多年來的每一個8月9日,信徒在凌晨來到教堂,其中許多是老嫗,頭戴半透明的、有著細緻蕾絲的白紗,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相關報導: 長崎原爆70年》生還者:與死亡擦肩而過,在病痛中掙扎終生 | 更多文章 )

彌撒進行到傍晚,終於結束,信徒扛出一座神龕,展開遊行。神龕中有一具木質的聖母像,是70年前原爆時教堂中的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