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來儀評蔡英文:她要證明自己沒有台獨意向

葛來儀評價蔡英文:大陸對她有深層疑慮,她要保證沒有台獨意向。(中評社)

蔡英文政府已執政一段時間,但兩岸官方溝通機制停擺,進入「冷和平」模式,像等待爆發的火山一樣,平靜外表下暗流洶湧。面對這種僵局,雙方應如何化解?什麼樣的台灣政府又符合美國的利益呢?中評社華盛頓訪問團不久前拜會了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S. Glaser),就兩岸關係、中美關係、美國總統大選等熱門話題交換了意見。

面對兩岸關係的「冷和平」,葛來儀表示,她相信無論兩岸在各種事務上的觀點有多大的差距,雙方都應該要有可信的溝通管道,如果沒有有效溝通機制,兩岸對彼此產生誤解的空間就很多。很多人說他們代表一方的官方向另一方傳達消息,但是,危險的是,如果他們不能夠準確傳達其立場的話,雙方對彼此懷疑和不信任的程度會增加。「我認為,現在如果能有官方對話的話是最好的,但如果大陸方面不願意利用官方對話管道,那也應該用一些非正式的、可靠的溝通機制。這樣的話,兩方都能夠確實保證能夠傳達自身的一些關切和建議讓對方聽到,我認為這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她說。

大陸對蔡英文有深層疑慮

葛來儀認為,現在大陸對蔡英文政府處在一個評估觀察期,但是這也映襯了大陸現在對台灣的深層疑慮(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deep suspicion)。大陸方面並不信任蔡英文,對蔡英文的評估也不甚正確,看待她做的每一件事時都不免帶上了她過去所作所為的影子。當然,大陸政府現在確實在對蔡英文「聽其言、觀其行」,也許一段時間過後,大陸就會對於蔡英文在任上的意圖得出一個結論:最糟糕的結果是,大陸判定蔡英文政府的言行是變相的台獨;而最好的結果則是,蔡英文真正能以她的方式向大陸保證她沒有台獨的意向,沒有要「一邊一國」,而是希望兩岸保持良好關係,在此基礎上,大陸就能夠找到方式和蔡英文政府接觸。

葛來儀也表示,在最好和最糟之間也會有各種情況,也許兩岸不會到非常緊張的程度,又或許兩岸保持著很好的人員、經貿往來但是很少合作。

談到台灣青年對大陸的印象,葛來儀認為,北京有些時候認為對台青年的政策和對台政府的政策是分開的,但事實上,台灣年輕人都看得到。她特別提及了周子瑜事件和台灣遊客持「中華民國」護照參觀聯合國總部被拒事件。她說,這些案例都給台灣年輕人帶來了消極的大陸印象,而往往這樣的事情掩蓋了大陸方面對台青年交流的一些正面成果。另外就是,台灣年輕人認為他們享有大陸年輕人沒有的一些權利和自由,所以他們希望保護他們所擁有的東西。

台海問題是美中關係最敏感的一部份

葛來儀表示,她認為蔡英文已經採取了一些行動讓大陸相信她不會走向台獨,事實上,蔡英文在宣誓就職前後都沒有表現出強勢的態度。舉例來講,中國和岡比亞建交,她沒有過度反應,再比如,世衛大會台灣代表全程自稱都是「中華台北」而不是「台灣」。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藝人的兩難,文化部該出來面對了! 更多文章

葛來儀認為,蔡英文希望優先處理台灣的內部政治,而不是兩岸關係。所以她並沒有釋放一些「變暖」的信號給大陸。在台灣發生的一些事是綠營希望,但蔡英文個人不希望的。不過,蔡英文也非常認真地考慮保持與大陸的穩定性,也希望繼續和大陸保持合作關係,我們需要等待、觀察大陸能夠給予她多少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