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熱愛爬山的投資理財講師喬王,有次在途中猛然發現,其實投資理財並無奧秘,而且方法與爬山近似,我們應該先設定正確方向、確保腳步站穩,然後再一步步向目標前進;這就好像我們應該先分辨投資陷阱、準備一筆生活預備金,而不是全力猛進、忘記了風險!
上一篇文章中,喬王提到自己在松蘿湖爬山時,發現在同樣的路程中,有人爬到全身爛泥,卻也有人全身乾淨。(延伸閱讀:爬山也能學投資:這是我從中體悟到的10個超重要用錢觀念!(上))
這讓喬王開始思索箇中道理,進而發現原來「爬山」和「投資」的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寫下了爬山所教會我的其中5個投資哲學,這一篇將繼續和大家分享另外5個投資哲學...
六、三點不動一點動(先穩健再積極投資)
還記得喬王之前上攀岩課時,教練曾再三告誡:除了要確認立足點的耐重程度,還要搭配「三點不動一點動」的原則,也就是「雙手」和「雙腳」的其中三點穩固平衡後,就能夠空出「一隻手」或「一隻腳」去測試下一個立足點是否牢靠。
這個基本原則聽起來很簡單,但需要練習才能養成習慣,而且可依照不同人的習慣來調整。
同樣的道理,當你開始做較高風險的投資時,請務必先做好資產配置,再用多餘的資金去投資。
舉例,資產配置的方法很多,有333法則中的理財3分法(儲蓄/保險/投資三等份)、100法則(股票投資占總資產的比例為100減去年齡)、核星衛星配置(以穩健且波動小的主要資產,搭配積極且波動大的次要資產)等等。
不論是哪個法則,都強調「穩健資產」與「積極資產」的同時配置,太穩健則資產增值速度趕不上通膨,太積極則可能摔得狗吃屎。
若能把「三點不動一點動」的攀岩原則加到投資概念中,就能體會到「穩中求勝」的重要性,並做好資金管理與資產配置了!

七、爬山難免會弄髒(虧損才是賺錢的開始)
爬山的人都知道:走愈長的路,沾到泥巴的機會就愈多,但只要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沾到泥巴只不過是欣賞美好風景的必要代價。
既然爬山難免會沾到泥巴,投資難免也會遇到虧損,但多數人卻因為害怕虧損而不敢投資。事實上,虧損只不過是投資的必要代價!
《海龜投資法則》一書曾說過:「虧損是做生意的成本,而非交易錯誤或差勁決策所引起。要用這種方式看待虧損...」「以大於零的期望值來交易,能創造出長線的成功。」
當你做好風險控管,並專注於「期望值大於零」的投資後,長線來看就能創造出「小賠大賺」的獲利。

八、停止的落石才算停止(別和趨勢唱反調)
有時候,看到前方的落石滾了下來,本以為速度減緩快停止了,沒想到旁邊一個斜坡,又加速了落石滾下的速度。
這讓我想起孫子兵法的一段話:「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當趨勢形成後,要順勢而為,在趨勢未改變前,千萬不要輕易對抗趨勢。
一般來說,市場狀態分為三種:向上、向下、盤整,如果再考量波動性(穩定/動態),又可再區分為:
(1)穩定向上、動態向上; (相關報導: 另一半不幸身故,她拼30年房貸要給孩子一個家…卻意外發現「讓房貸不只是負債」神奇方法 | 更多文章 )
(2)穩定向下、動態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