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光亮之前,你得先經歷黑暗!」《第一次接觸》直視加拿大原住民黑暗過往 帶領觀眾走上療傷之路

加拿大導演紐曼的作品《第一次接觸》探討加拿大壓迫原住民的黑暗過往(圖片提供:公視「世界公視大展精選」/小林賢伍攝)

《第一次接觸》(First Contact),加拿大

加拿大公視推出時下最夯實境節目,要跟著6位加拿大白人,一起前往北美原住民的家園,展開為期28天的獨特冒險。這群來自各行各業的白人,將體驗最「原汁原味」的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吃傳統食物。行前各自帶著負面刻板印象的他們,是否將有機會將心中對原住民的看法砍掉重練?

加拿大一向倡導多元文化友善包容的價值,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更曾說「多元是加拿大的力量」。然而,這個標榜「人權至上」的國家並非沒有黑暗面,加拿大紀錄片《第一次接觸》近日登上2019年世界公視大展精選放映片單,導演紐曼帶領讀者一窺加拿大原住民遭壓迫的黑暗歷史,探討過往的傷害是否可能被撫平,並正視加國原住民目前面臨的挑戰與困境。

導演:是時候承認加拿大原住民遭壓迫的黑暗歷史

《第一次接觸》裡,多位加拿大原住民都提到原住民寄宿學校(Residential Schools)這段黑暗歷史。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可追溯至1870年代,是加拿大政府的其中一個同化政策,許多原住民寄宿學校由天主教會管理,孩童遭到虐待、體罰、毆打、性侵等情事層出不窮,從1870年代到1996年最後一間原住民寄宿學校關閉,至少6千名學童在就學期間死亡,是加拿大人權史的黑暗一頁。

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裡,孩童遭到虐待、體罰、毆打、性侵等情事層出不窮(Wikipedia/Public Domain)
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裡,孩童遭到虐待、體罰、毆打、性侵等情事層出不窮(Wikipedia/Public Domain)

然而。《第一次接觸》中提到許多加拿大人似乎不知道這件事,紐曼導演(Jeff Newman)指出這「讓人震驚」。不過,他認為許多人其實是選擇視而不見,選擇忽略或否認那段黑暗歷史,而有些加拿大人知道原住民寄宿學校,但認為事情沒那麼嚴重,另外,有個常見的說法是認為「原住民寄宿學校」是杜撰出來的歷史,只是原住民用來索討更多金錢的手段。

紐曼導演指出,這段歷史對加拿大政府不利,因此過去大部分資料都被禁止發表,相關資料不多,直到過去30年才有越來越多資訊公布,他也是上大學後才知道原住民寄宿學校的事。

從前,加拿大原住民的大部份土地被剝奪,被圈入極小的保留地,而政府分配一小塊土地與一些錢給原住民,藉此打發他們,而許多原住民失去了土地,淪為無家可歸的遊民。紐曼導演指出,這是數百年來造成的問題,他譴責這種做法「不人道」,摧毀了整個原住民族群與文化一樣被毀了,「令人震驚不安而且可恥」。

紐曼導演說,現在是時候承認加拿大原住民遭壓迫的黑暗歷史,一定要讓每個人都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接著採取行動,開始帶來改變,協助原住民透過他們的方式療傷。 (相關報導: 加拿大150歲生日快樂!杜魯道總理正視原住民族歷史 致詞獨漏亞伯達省「很囧」 更多文章

擔心造成更多傷害 導演連續失眠

紐曼導演說,他與製作人在拍攝時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克服心中的擔憂與恐懼:他們不希望為加拿大原住民帶來更多傷害或引起更多敵意,不希望原住民的處境更艱難。因此,他們很擔心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是否讓事情朝正面方向發展還是讓事情變得更負面?他們的心情宛如「坐雲霄飛車」,紐曼導演直言這種壓力「很可怕」,但幸好一位原住民長老看出他的壓力,並與他仔細討論應該怎麼做,這讓他獲益良多。不過,紐曼導演也透露,《第一次接觸》是這個系列的第一集,它與另外兩集在連續3天內播出,而他很不安,甚至這3天都連續失眠。

加拿大導演紐曼的作品《第一次接觸》探討加拿大壓迫原住民的黑暗過往(圖片提供:公視「世界公視大展精選」/小林賢伍攝)
加拿大導演紐曼的作品《第一次接觸》探討加拿大壓迫原住民的黑暗過往(圖片提供:公視「世界公視大展精選」/小林賢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