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咳嗽、流鼻水,醫生說只是感冒,怎麼7天後往生?恐怖的兒童奪命殺手

剛開始雖然只是小感冒,不過一旦感冒病毒順著血流跑到心臟肌肉裡,造成心肌發炎,就可能導致猝死。(示意圖非本人/photoAC)

還記得之前台中地區有一個11個月大的女嬰,接種流感疫苗後隔日猝死嗎?法醫研究所鑑定報告出爐,結果指出:女嬰因嚴重亞急性淋巴細胞性心肌炎(心臟、肺臟、脾臟、血液驗出高病毒量B19微小病毒),導致心肌細胞破壞,心臟肥大擴張,比正常心臟大了兩、三倍,心因性休克死亡。與流感疫苗無關。(延伸閱讀:為什麼打完流感疫苗還會感冒?關於流感疫苗,醫師一次解答

到底「心肌炎」是什麼? 可以讓一個原本健康的小朋友猝死?

心肌炎,顧名思義是心臟肌肉發炎性疾病,可以使心肌發炎、壞死、或是心肌細胞分解,原因大多是心肌直接受到病毒感染、細菌(如白喉)的毒性產物、 或是感染後引起的延遲性免疫反應所導致。

簡言之,就是感染某一種細菌或是病毒後,心臟肌肉受到發炎性破壞,最後使整個心臟死亡的疾病。其中病毒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常見是腸病毒中的克沙奇病毒B型和腺病毒,但是其他病毒亦有可能成為病因。

心肌炎是恐怖的兒童奪命殺手,也是所有家長與兒科醫師的夢饜。死亡率高達50%-70%。令家長無法理解的是:

「明明第一天醫生說只是小感冒而已,為什麼小朋友會突然死亡?」

因為一開始時真的只是小感冒,只是在某些偶然的情形下,感冒病毒順著血流跑到心臟肌肉裡,造成心肌發炎。若是只是很輕微的發炎,往往都沒有任何症狀就自行痊癒或是最後變成 「不明原因擴張性心肌病變」。年齡越小的兒童,病程進展越快越猛,尤其是小嬰兒,猝死就是常發生在小於一歲的嬰兒。

(圖/Dr. E提供)
「心肌炎」是感染某一種細菌或是病毒後,心臟肌肉受到發炎性破壞,最後使整個心臟死亡的疾病。(圖/Dr. E提供)

很多小兒科醫生終其一生沒遇過、看過真正的心肌炎,遇到的就會被冠上「賽人」的稱號。我到目前為止已經親身經歷過兩次…

第一次雖然事隔多年,到現在當天發生的事依然歷歷在目!場景是在舊大樓兒科急診室,白班快結束的時候,一個十多歲的妹妹因為呼吸急促從外院轉來,在家屬陪同下走著進急診室。病史很簡單,三天前開始輕微發燒、咳嗽、流鼻水,有去診所就醫,吃藥後症狀明顯改善,隔天燒就退了,今天沒有發燒也沒有咳嗽,只是呼吸漸漸變的急促,有時會冒冷汗,全身倦怠無力,四肢冰冷。

聽診器一放到她的心臟位置,冷汗就在我的背脊處狂流:快速的心跳(tachycardia)、馬蹄行走般的心音(gallop rhythm)、和遙遠的心跳(distant heart sound)。其他理學檢查發現手指灌流回復時間(refilling time)大於三秒。心中大驚:難道是傳說中的心肌炎?迅速地安排胸部X光和心電圖,結果皆符合心肌炎的表現:X光顯示心臟腫大合併肺水腫(cardiomegaly with pulmonary edema)、心電圖呈現心律不整寬QRS波和低幅度波形(arrhythmia with wide QRS and low voltage)。 (相關報導: 寶寶冷不冷要不要加衣服,別再摸手腳啦!美國兒科醫師教父母摸「這裡」最準 更多文章

在血液心臟功能酵素報告沒出來前,我已聯絡小兒心臟科醫師告知極有可能要用到葉克膜體外循環,並用最快的速度將病人送進加護病房。可惜的是病人在進加護病房後,突然意識喪失、心跳停止,在一邊實行心肺復甦術(CPR)的危急狀況下,邊請心臟外科醫師放上葉克膜(ECMO)。不幸地,病人在一星期後多重器官衰竭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