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將指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席11月在秘魯舉行的APEC領袖會議,卻傳出人選遭中國打槍。前外交部次長沈呂巡7日指出,地主國才有權講話,大陸無權干涉台灣的人選,法律是如此,在政治上,大陸確有它的影響力,但台灣也要努力爭取國際的支持,國際支持有時仍能壓倒大陸的反對。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創立於1989年,我國在1991年加入成為完整會員,1993年的主辦國美國在西雅圖首創召開領袖會議的先例,台灣當時由前總統李登輝派蕭萬長以經建會主委的身份出席,這個參與的安排被稱為「西雅圖模式」。
西雅圖模式 特使人選不須經大陸同意
沈呂巡當時派駐我國的駐美代表處,曾參與協商台灣出席領袖會議的相關事宜。他接受《風傳媒》訪問指出,所謂「西雅圖模式」,並沒有明定台灣的人選要經大陸同意,「地主國才有權講話,大陸在那邊指指點點什麼東西呢?」
他指出,台灣派誰作為出席領袖會議的特使,「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大陸當然有它的影響力,且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秘魯不是大國,大陸也許會在背後指指點點,「但這是不對的」,只有地主國才有資格講話。

回顧1993年安排領袖會議特使的歷史,沈呂巡指出,當時大陸還沒有什麼影響力,李前總統本來要派曾任行政院長的政界人士為領袖代表,但美國反對,經與美國協商才改由當時是經建會主委的蕭萬長出席,這也是台灣加入APEC後一向採取的作法,也就是由經貿領域的官員,而非由外交官員,出席APEC部長級會議。
沈呂巡指出,所謂的「西雅圖模式」也沒有限制台灣的特使必須是經貿人士。他舉例,2008年由秘魯主辦,當時前總統馬英九派出的領袖代表是前副總統連戰;2014年在北京,代表馬前總統出席的蕭萬長也具前副總統身份。
連戰曾訪秘魯、蕭萬長曾去北京 「為何宋不能去?」
沈呂巡說,上次連戰去了祕魯,「為何這次宋楚瑜不能去了呢」,蕭萬長出席2014年會議的例子也說明,兩岸關係好,「前副總統的身份也可以去北京。」
宋楚瑜在政府的職務曾是行政院新聞局長、台灣省長。沈呂巡說,如果連宋楚瑜這樣的人選,大陸都反對,「那兩岸關係真的是夠糟糕了」,大陸非常堅持「九二共識」,一條鞭式的貫徹執行,在外交上,「這樣走下去不得了。」

「兩岸關係關鍵 但不是唯一因素」
不過,沈呂巡也指出,兩岸關係雖然是關鍵,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兩岸關係好,台灣的國際空間會大很多,但實際上,台灣的國際空間取決於3個因素,包括:1、自己的努力;2、大陸的善意;3、國際的支持。
沈呂巡指出,台灣自己要很努力,爭取國際支持;他舉日前日本的地方議員聯盟在「全國日台友好議員協議會」通過支持我國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例子,質疑為何駐日代表謝長廷只爭取到地方議員的支持,在前國民黨政府時,美國的國會和歐洲議會都通過決議,支持我國參與ICAO。
同為APEC會員國 「互不干涉人選是基本的公平」
對於宋楚瑜能否出席領袖會議,沈呂巡認為,如果秘魯沒意見,大陸要干涉是不對的,「兩岸關係怎麼樣是一回事」,「大陸不是地主國,怎麼可以干涉?」台灣與大陸都是APEC的正式會員,不互相干涉人選是「基本的公平」。
沈呂巡表示,他派駐日內瓦辦事處時,也曾遭遇大陸要求我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改名,由Permanent Mission改為Trade Office,他協助當時駐WTO的大使顏慶章交涉,指大陸要求同是WTO會員,與大陸具平等地位的台灣改名是豈有此理,爭取國際支持,國際支持有時候也會壓倒大陸的意見。

祕魯不會這麼快拒絕宋楚瑜出席,沈呂巡:台灣不要自己嚇自己
對於蔡英文派宋楚瑜為特使,不少民進黨立委7日紛紛解讀為新政府對大陸釋出善意,沈呂巡對民進黨的「低姿態」不以為然。
沈呂巡指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其他會員國在APEC同享平等的地位,「派誰為特使跟大陸有什麼關係?」
目前尚不知何以傳出大陸反對宋楚瑜的消息,沈呂巡指出,他不認為新政府還沒宣布人選前,秘魯會這麼快就決定拒絕讓宋楚瑜出席,他認為台灣必須小心應對,不要自己嚇自己,台灣的特使人選不用先問過大陸的意見;如果是政府先把名單給北京,那就是政府「沒有出息」,以「北京的地方政府」自居,自我矮化。 (相關報導: 宋楚瑜任APEC特使?親民黨:對於兩岸及國家有利的事,都樂於推動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