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璋觀點:紅色愛文芒果─台灣外銷祕器

愛文芒果在屏東枋山採收前的情況。(作者提供)

100億,代表著台灣新興產業結構改變的實際案例,近年來台灣正紅的水果,即紅色的愛文芒果,或許現在的80億總產值,在未來幾年之內就會晉升成為百億產值的品項。依行政院農糧署於2014年的統計,台灣芒果種植高達12,400公頃,每公頃收量11,000公斤,若以每公斤產地價格60元,即每公頃可收獲660,000元,以2014年種植面積12,400公頃計算,換算之後產值可達到81.84億,是一個台灣新興的出口品項,更也是在國際市場間創造台灣長尾效益的新秘器。

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任何一種產業都是很困難的,特別以現在的台灣而論,但在芒果產業結構上的調整,必需要給農委會、農糧署按一個讚,在此產業發展看到中央政府的用心,以外銷供果園的生產登記與控管模式,並配合農業試驗所與藥毒所的安全檢驗,再到安全出口,最後加上末端的行銷,由貿易業者與地方政府如屏東縣政府、台南市政府及高雄市政府等共同努力之下,這些年來履履創造外銷與內銷的佳績,亦形成了水果中的旗艦出口品項,出口的拉力不僅為台灣市場穩定產銷價格之外,更為生產農民創造更大利潤,這樣以外銷供果園的生產模式、用藥管控、採收藥檢、出口燻蒸等產業結構體系的調整之下,紅色愛文芒果已為台灣打造出一個新興的外銷祕密武器。

愛文芒果,是在1954年由農復會(農委會的前身)自美國佛羅里達引進的品種之一,主要以生產穩定,較少有大小年情形發生,再者加上台灣農業研究單位輔以矮化生產,利於栽培與採收。目前,台灣以台南與屏東種植最多,佔了高達80%的面積,而高雄則佔了12%,其餘縣市種植面積不到10%,分別為嘉義縣、台東縣、彰化縣和雲林縣等地。因為愛文芒果的特殊風味,加上台灣具有高度創新的冰品業者如永康街冰館、芒果恰恰及高雄大碗公等,再有手搖飲料店大苑子、Mr. Wish、喬治派克等分別均以芒果做為主要水果飲料的多元應用,創造了愛文芒果的大發利市,因此自2011年之後至今,種植生產面積均維持在12,000-13,000公頃之間,價格也因為冰店、手搖店、餐廳、便利店等多方的搶進銷售,一直維持在高價的水準,而生產農民與批發體系、末端消費的連結,更建立了屬於愛文芒果的產銷生態系,建構另類的愛文芒果行銷模式。

愛文芒果、振興經濟

綜觀台灣,自2005到2014年的十年平均愛文芒果產地價格,約在50~70元/公斤之間震盪,其中以2012年的產地價格最高為80元/公斤。2014年,在台南的種植面積為6,587公頃,在屏東則為3,572公頃,高雄為1,445公頃,台灣以這三縣市為主要的生產區域,也因近年來產地維持在高價格區帶,以致於使許多農民獲利甚豐,為生產愛文芒果的鄉鎮村里農民創造了農業生產上的高收益,在鄉下坊間有著許多靠著種植愛文芒果而改善生活,甚至致富的經濟生產模式,這也是最有感的農村經濟效益。 (相關報導: 小英主席推銷農產品 下令黨工「本周都來吃荔枝!」 更多文章

而為何會有著如此顯著的成長與差異,這應可回溯到外國觀光客前來,到台北吃完小籠包之後,到永康街享用芒果冰,而這芒果冰則是應用南台灣特殊風味的愛文芒果切丁所製的清涼爽口的芒果刨冰,也因此在外國觀光客的眼光中與品嚐中特別吸引人,更在眾多的新聞媒體推波助瀾之下,芒果冰聞名全台灣,更是外國觀光客到台灣一遊,除了必吃小籠包之外的指定商品。因此,受到南台灣火紅太陽照顧之下所孕育紅色的愛文芒果,才會如此爆紅,加上產地丘陵台地較平地日夜溫差大的優質生產模式,愛文芒果讓人一品嚐就無法忘懷的美好味道,造就了種植愛文芒果的高收益,亦振興了農村的經濟,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更建構了農業的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