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麵只會spaghetti、pasta?一篇義式麵食懶人包,學會出國才不會出糗點錯菜

義大利麵種類你搞懂了嗎?(圖/Couleur@pixabay)

對料理小有研究的你,一定知道spaghetti只是一種細長的麵條,而非所有的義大利麵吧!那你知道pasta其實泛指的是「義大利麵食」嗎?以下來自FOOD52 的文章,由曾旅居世界各地,現居托斯卡尼的日澳混血飲食作家Emiko,為大家介紹除了台灣常見的筆管麵、寬扁麵以外,義大利各地的獨特麵食文化:

各式各樣的義大利麵食 (pasta),種類之繁複,實在令人為之驚嘆。根據義大利媒體La Stampa的說法,共有超過三百種不同類型,其中乾燥麵食佔多數。不過很久以前,在工業化使得乾燥義大利麵 (pasta asciutta) 成為櫥櫃裡不可或缺的常備品以前,花費人力和完整知識與經驗,手工推、拉、滾並塑型麵糰早已歷經好幾世紀,這些令人喜愛的各式麵食流傳至今,意味著你仍可以在義大利境內各地餐桌上瞧見它們。

1(圖/Nom Magazine)
(圖/Nom Magazine)

義大利美食指南《Oxford Guide to Italian Food》一書的作者Gillian Riley寫道:「義大利麵食多樣化的形狀和名稱,就是該國料理擁有無窮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最好證明,他們將最基本的食材轉變為美麗可口,且值得尊敬的料理。」同樣都是用麵粉與水,有時頂多加個雞蛋所揉成的麵糰,各個地區不但樣式和口感獨具特色,更隨著不同醬料,成為各式各樣的「載具」。

由南到北麵食風情百變

若你一路從北走到南,便可瞧見新鮮手作的麵食傳統不斷變化,十分有趣。

在義大利北部,麵糰中會加入雞蛋來增添風味和彈性,而且多數麵食都有內餡,例如小方餃 (ravioli),或者是艾米利亞羅馬涅地區外型類似餛飩的tortellini與貌似「小帽子」而獲此暱稱的cappellacci餃,而皮蒙特地區也有稱作「牧師帽餃」的agnolotti。

2(圖/Nom Magazine)
(圖/Nom Magazine)

義大利西北方利古里亞地區的壓花圓麵 (corzetti),則是在美麗的圓形義大利麵薄片上,壓印不同設計與圖騰,看起來根本就像是手工藝品。除了看起來漂亮,壓印更是為了更容易沾附醬汁,例如當地傳統的濃厚青醬或核桃醬。

3(圖/Nom Magazine)
(圖/Nom Magazine)

在義大利中部,麵糰添加雞蛋並包裹內餡的做法就看不見了,而轉變為中空的麵食 (pasta forata),例如螺紋水管麵 (rigatoni) 或斜管麵 (penne)。

南部則偏好使用杜蘭小麥和水,揉捏成堅硬結實的麵糰,例如普利亞的貓耳朵麵 (orecchiette) 及貝殼麵 (cavatelli),或旋轉纏繞成西西里捲捲麵 (Sicilian busiate)。這些紮實的麵款相當實在,相對其他種類,總是讓人吃得很撐很開心。

4(圖/Nom Magazine)
貓耳朵麵(圖/Nom Magazine)

各式麵款烹調手法與搭配醬汁建議 (相關報導: 義大利人其實不愛吃長麵條!你知道義大利麵的種類有那些嗎? 更多文章

隨著麵食的特性不同,烹調方式也跟著變化。像是形狀迷你的麵食就很適合放入湯裡,而厚實的麵體則與濃稠的醬料是好拍檔,螺旋麵 (fusilli) 也能與各種醬料搭配,薄而細緻的天使麵 (Capellini) 和細扁麵 (linguine) 則適合相對簡單的醬料,像是奶油、乳酪、香草等,加入蛤蜊也很棒!

6(圖/Nom Magazine)
變化多端的天使麵(圖/Nom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