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高雄市長韓國瑜六一凱道造勢,讓朝野總統參選人備感壓力,民進黨即使冷嘲熱諷,甚至不願相信,却不能不正視國民黨終於冒出一個操作群眾語言、掌握群眾情緒,比民進黨還「民粹」的人。
大雨滂沱驅不散群眾,「庶民總統」高喊要為「中華民國粉身碎骨」,「韓流」已近乎宗教,其作用有三:第一,穩定韓國瑜的軍心;根據不同民調就任高雄市長半年以來,韓國瑜民意支持度下滑十個百分點左右,對市政治理有熱情却沒辦法(不夠嫻熟)幾成定論,擅於群眾動員的韓國瑜只能從群眾中重新尋找溫暖,韓粉確實也沒讓韓國瑜失望,未來一個月,至少還有花蓮和台中兩場大型造勢,這也是確保韓國瑜初選民調過關的必要條件。
「韓流」近乎宗教,造成聲勢逼退黨內對手
第二,造成聲勢壓過其他國民黨初選對手。事實上,自九合一選舉以來,國民黨表態參選者,早就被「韓流」壓得抬不起頭來,從差點沒初選到終於有初選,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鄭重其事的參選記者會,近乎船過水無痕;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每天臉書發文詳述「政見」却迴響有限;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和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可以略過不表,前者談的是國民黨團結,後者聚焦於兩岸政策,但兩者甚至連民調都擺不進去;宣布參選一個月民調就進逼韓國瑜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是韓國瑜鎖定的「黨內競爭者」。

從五點聲明的「權貴政治說」,到「庶民總統」的稱號,乃至韓粉左批「錢能買名嘴不能買人心」(劉家昌)、「中華民國不是被買的」(文山伯),無不衝著郭台銘而來。出身比韓國瑜(軍官之子)還寒微的郭台銘(警察之子),大概想不到他若初選失敗,可能就敗在他白手起家的事業太成功。
韓國瑜創造了一個先例─初選就搞大型造勢活動,韓粉高呼不要初選製造國民黨分裂的時候,顯然無意識他們以「唯韓不投」的群眾動員,也是另一種可能分裂國民黨的情緒,因為韓國瑜已經把對手擺在了不公平競爭的基礎,但是,說「不公平」未盡公允,因為初選規範並未禁止群眾造勢大會,韓國瑜能做的事,其他人也能做,只是六一凱道造勢先聲奪人,要超越其規模和狂熱,可能性近乎零。
「空心蔡」碰到「賣菜郎」,文青體不敵宣言體
然而,韓國瑜造勢再成功,都不能一刀了結初選,否則他與半報廢民進黨初選的蔡英文又有何異?沒有「粉」的黨內競爭對手,一樣有權利要求一個公平的初選,用政見比高下,當辯論會已經因為韓國瑜而改為政見會,居於不敗之地韓國瑜更沒理由享受特權迴避之,儘管這年頭拚選舉口號足矣,政見愈詳細愈多餘,因為跳票的機率更大。

第三,直接施壓蔡政府,讓「討厭民進黨」持續發酵。用韓國瑜的語言,「沒有韓流,只有民心思變」,「韓流」不退,當然得拜蔡英文之賜。
過去半年,韓國瑜困守高雄,黑韓爆料不斷,蔡英文却以「撿到槍的辣台妹」之姿,聲勢逆轉,挑戰她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却因為初選一延再延,一改再改而聲勢遲滯。六一凱道造勢雖屬韓流取暖,未必能挫「辣台妹」之銳氣,却有喚醒「討厭民進黨」的作用,以人數優勢展現「你(蔡英文)不會贏」或「我不會讓你贏」的決志,會影響賴清德再一次提醒「蔡英文不會贏」,或者影響民進黨更牢固地團結在蔡英文旗幟下求贏?尚難定論,但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展示只有韓國瑜才能帶動扳倒蔡英文(民進黨)的「韓流」。 (相關報導: 李戡觀點:當韓國瑜被深藍綁架 | 更多文章 )
所謂「棋逢對手」,「空心蔡」碰到「賣菜郎」,文青體不敵宣言體,群眾需要韓國瑜,正反應他們不要蔡英文。國民黨拚不過民進黨,或者拚不過柯文哲的焦慮,讓韓國瑜反常地當選市長幾個月就取得跳巢總統大選的「正當性」(韓粉支持),要觀察的是,與狂熱韓流互斥的中間選民,會因為凱道造勢重新回流嗎?還是實現焦慮─反而流向柯文哲?讓人憂慮的是,當二0二0總統大選,成為「捍衛中華民國」對戰「捍衛台灣主權」,實非國之吉兆。民主,禍福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