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大學百病叢生,何止抄襲重症!

大學百病叢生,何止論文抄襲。圖為111學年度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在各地考場舉行。(柯承惠攝)

2022台灣的縣市長選舉年,各黨精挑細選、損益評估,甚至不惜軟硬兼施、大幅調整人事,如此機關算盡,為的就是在這次選舉中獲勝,以利於在下一波的總統大選預先安插好各縣市的抬轎首長,並確保各黨在台灣政治利益版圖上的永續持股。一切安排妥當,蓄勢待發,未等選舉起跑號誌槍響,所有候選人早就已經在各自選區勤走基層、鞏固椿腳、營造形象,就怕一不小心就輸在起跑線上。

誰知,7月5日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王鴻薇召開記者會,指控民進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林智堅的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涉嫌抄襲,然後緊跟著媒體人黃揚明和台大退休教授杜震華等人,指控林智堅在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的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同所研究生余正煌的碩士論文。7月6日,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正式向台大發函具名檢舉林智堅論文涉嫌抄襲余正煌論文。消息一經傳出,震動政壇與學術圈,在各大媒體上引發正反不同意見的大論戰,尤其林智堅向來形象良好,係民進黨在此次各縣市長候選人當中,深具指標性的人物之一。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馬上在7月17日組成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經過比對確認抄襲,並於8月9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林智堅抄襲余正煌的碩士論文情節嚴重,撤銷林智堅在國家發展研究所的碩士學位。同日,國家圖書館依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下架林智堅的台大碩士紙本及電子論文。有意思的是,台大學術倫理審定結果宣告後次日,民進黨召開中執會,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表示:「我們願意相信林智堅沒有抄襲,支持他繼續努力」,並下令全體黨公職團結一致,相信自己的同志。不過,蔡總統的宣示似乎並沒有獲得民進黨多數同志的支持,引發民進黨內部各種不同的聲浪。最後林智堅在8月12日參加完臨時選對會後,突然召開記者會宣佈退出選舉。至此,喧騰一時的林智堅論文門風波,隨著他主動宣佈退出桃園市長選舉而告一段落。

但是真的已經完全落幕了嗎?且不說選舉仍在進行中,多少人還企盼著利用這次論文門事件大做政治文章以圖選舉效益,而且,這對台灣學術圈的論文造假與高等教育的黑箱內幕而言,根本還僅是冰山一角,完全還沒有觸及真正的問題核心。

20220812-桃園縣長候選人林智堅對退出選舉召開記者會說明。(蔡親傑攝)
林智堅退選,論文風暴告一段落。(蔡親傑攝)

因為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若林智堅不是參選桃園市長,那麼這椿論文門是否壓根就不會出現?相信大家應該還記得2020年國民黨籍高雄市候選人李眉蓁,她也是在宣布參選後才被爆出她在中山大學的碩士論文抄襲,一本已經畢業12年的碩士論文因為它的作者投入選舉而開始被詳細檢視。同樣的道理,如果林智堅沒有投入選戰,那麼他的這本碩士論文,極可能還穩穩當當地躺在國家圖書館裡啊!可是,從李眉蓁到林智堅的論文門,筆者實在不敢想像:到底還有多少本涉及抄襲或造假的博碩士論文,仍然穩妥地安置在國家圖書館裡?難道隨著李眉蓁棄選、林智堅退選之後,台灣所有的博碩士論文都沒有問題了嗎?或是未來再也不會有類似的論文抄襲事件發生了嗎? (相關報導: 風評:林智堅論文案引爆能說和不能說的「秘密」 更多文章

再者,既然這是政治鬥爭所掀起的論文門爭議,那麼,一定還會有些人不想就此罷休,即使林智堅已經宣布退選,但是他們必定還想從這個論文門事件裡再榨取更多的政治利益出來。雖然我們常把「政治歸政治、學術歸學術」這句話掛嘴邊,但是事實上,台灣政治與學術的勾連狀態,就如同歹戲拖棚般地糾纒不清。由政治鬥爭開啟的論文門事件,表面上好像是隨著政治上的損益算計所做出的退選策略而暫告停損。但是,論文就是學術研究啊,那些在學術圈裡備受尊榮的「研究自主」、「價值中立」、「追求真理」的傳統,難道都只是口號與標語而已嗎?在這次論文門事件中,所有「挺堅」或「倒堅」的兩派人馬中,各自都有不少本身就是平常無涉政治的學術人,難道這兩派學術人的學術標準竟然不一樣嗎?那過去所有的研究論文與學術活動,難道都只是為了包裝不同主觀立場的研究假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