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諾曼第登陸75周年的省思

1944年諾曼第登陸戰,「D-Day」前等待乘坐登陸艇的美軍士兵。(資料照,AP)

今年6月6日適逢諾曼第登陸75週年,當年參加大空降的美國97歲的二戰老兵萊斯(Tom Rice),在當地時間5日回到現場,重演跳傘行動,成功降落在自己75年前的登陸地。

1944年6月6日,人類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目標法國諾曼第海灘,盟軍集結上千架滑翔機率先發動空降突襲、加上逾5000艘艦艇投入兩棲攻擊,橫越英吉利海峽,海空並進,發動代號為「大君主作戰」(Operation Overlord)的諾曼第登陸戰役(Invasion of Normandy)。

今年6月6日是盟軍登陸法國諾曼第75周年紀念日,這是一個偉大日子。當時蘇聯已經打贏史達林格勒的聖戰,從東方開始反攻,但若沒有盟軍從西邊夾擊,想消滅德國不可能,因為德國陸軍是當時歐洲第一強,沒有哪一國家可以單獨對抗他,所以盟國急需開闢第二戰場以分散德軍軍力。

諾曼第登陸(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諾曼第登陸戰。(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諾曼第登陸前四年的1940年6月,納粹德國席捲歐洲,打敗英法聯軍,英法聯軍從敦克爾克海灘展開史無前例的大撤退。8月,不列顛戰役正式打響,英德空軍展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戰,德軍每天平均出動飛機一千架次,而皇家空軍的飛機數與飛行員人數均處於劣勢,一個人每天必須執行三次左右的任務,然而英國空軍健兒照樣奮戰到底,給予德軍痛擊,讓德國空軍損失慘重。

8月20日,邱吉爾在下議院讚揚皇家空軍飛行員的英勇表現:「在人類戰爭的領域裡,從來沒有過這麼少的人對這麼多的人作出過這麼大的貢獻。」(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

當時邱吉爾的演講還說:「讓我們勇敢地承擔義務,這樣如果大英帝國和她的聯邦可以留存千年的話,人們仍然會這麼說: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若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我們要在空中、海上、沙灘與巷道作戰,我們決心奮戰到底,永不投降。」這些話鼓舞了大英帝國軍民在危難中奮起,度過英國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所以戰後邱吉爾被英國人公認是最偉大的民族英雄。

到了9月7日,德國決定停止空戰,原本計畫登陸英國的「海獅作戰」嘎然而止,是不列顛戰役的轉捩點。隔年,希特勒掉轉頭向東發動代號「巴巴羅薩」的入侵蘇聯軍事行動,以奪取俄國的領土與石油等重要戰略資源,終於讓英國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

邱吉爾領導英國軍民度過難關,等待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加入盟邦,歷經四年的休生養息,終於在1944年6月6日,發動「大君主」行動,由艾森豪將軍率領英美法加聯軍登陸法國諾曼第海灘,先光復法國,再與蘇聯聯手從東西方夾擊德國,攻佔柏林,逼死希特勒,審判所有納粹禍首,為人類自由與尊嚴寫下可歌可泣的一頁。 (相關報導: 諾曼第大空降,75年後重演!重現當年英姿 九旬二戰老兵重回諾曼第跳傘 更多文章

在6月6日D-DAY來臨之前,駐守在英國的英美法加等國聯軍,個個雖然興奮,卻心情沉重,因為未來生死未卜,極可能有去無回,然而為了自由、民主與人權,且在盟軍統帥艾森豪的精神激勵下,人人均以能參與此聖戰為榮。當艾森豪一聲令下,進攻號角響起,上千艘戰艦大砲齊轟諾曼第德軍碉堡,三千多艘登陸艦也快速駛向諾曼第海灘,將士們冒著槍林彈雨冒死奮勇前進,許多官兵不幸中槍紛紛倒下,一時血染沙灘,血流成河,讓諾曼第海灘瞬間變成人間地獄,天地同悲,人人可謂「生而為英,死而為靈」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