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關係好」跟「講真話」,幾乎像白天與黑夜一樣,不容易有交集。
黨政「關係好」,往往不容易「講真話」;願意「講真話」的人,幾乎很難有上達天聽的本事。不過,在中國金融生態圈中,卻有一個敢於大膽「輕聲說重話」、又能與層峰交好的意見領袖。他,就是中國春華資本創辦人:胡祖六。
對台灣人來說,春華資本可能是個陌生的名詞,不過說到胡祖六前一個任職的公司—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大部份人對這個全球最重要的投資銀行,就應該不陌生。過去二十年,中國大企業能在海外資本市場引起囑目,高盛扮演重要角色。中國電信、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幾個重大上市案,都在高盛手上完成,其中最關鍵的推手,就是胡祖六。
文革後第一代赴美留學生
在高盛任職的十三年中,他等於就是這家兩百年投行在中國的看板人物,不只見證、更參與中國企業在世界舞臺上,最活躍的時期。他的人脈橫跨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代中共最高領導人,豐厚的人脈庫,在中國官場潮起潮落的風雨中,似乎不見減損。現在主導中國與美國貿易戰的談判主帥: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跟胡祖六都有相當交情。
中美貿易磋商的中方貿易代表劉鶴,和胡祖六有相當交情。(美聯社)
前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不只一次這樣讚賞胡祖六:「他人脈很廣、而且低調…有才華…有動力,是新一代雄心勃勃、目標明確的年輕領袖…他熟悉中國領導人優先考慮那些事情…在這些方面,他比我所知道的任何人都強!」綿密、深遠的人脈,讓胡祖六一度成為中國人行副行長的熱門人選。
最後,雖然沒進官門,但胡祖六的影響力一點也不少。中國官場常態是,一個人一旦有了上達天聽的管道,即使對重要議題有不同意見,往往都會選擇噤聲,但身上流著經濟學家血液的胡祖六,似乎並不想當鴕鳥,特別在貿易戰這個議題上,更是不吝表達意見。
2018年初,川普才叫陣貿易戰,外界都以為可能只是虛晃一招,但他就警告:川普的個性很不穩定,不可預測,中美貿易戰的後果可能是兩敗俱傷。隨著貿易戰越演越烈,他開始表達:貿易戰在短期內,雖對中國經濟造成亂流,但應該用這個機會,徹底改造一些畸形的中國經濟結構。
直言火力猛 痛批剽竊、抄襲是貿易戰元兇
去年十一月,在《財新論壇》上,胡祖六砲火更猛,他直言:最近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的興起,包括:騰訊、百度、阿里、螞蟻金服及今日頭條,「在我們某些政府官員的眼光中,有些飄飄然的感覺,就是這種說法,客觀上刺激歐美國家,興起貿易保護主義的情緒。」其實,「中國整體的科技水準及創新能力,依然顯著落後於美國…大部分專利,都是用來向上級及領導報喜、報功,或者用來做市場營銷的工具」。他更不諱言說:「中國抄襲、仿冒及剽竊,在學術界及研發界,屢屢發生,不僅打擊中國發行創造的積極性,而且成為中美貿易戰的主要導火索之一。」
(相關報導:
中美貿易戰如何落幕?《華郵》列舉「完美協議、糟糕協議、沒有協議」3種可能情況
|
更多文章
)
當中國談判代表,正在華府前線為貿易戰奮戰時,胡祖六這樣大鳴大放的言論及舉動,連認識他超過二十年的投行老友,都替他捏一把冷汗,直說:「他這樣說?真的很大膽…」
不同於檯面上官二代或富二代的背景,胡祖六於1963年出生在湖南省汨羅市新塘鄉的農村裡,那時,大饑荒剛剛結束,文化大革命開始時,他才三歲,出生和成長,都是在中國經濟最困難社會最封閉的年代。還好,十年的政治動盪,沒有斷了他的學習路。他在接受《南方人物週刊》採訪時,曾指出,當時「如饑似渴地想讀書,但很難找到好書。在那個時代,許多古今中外的歷史、思想與文學經典名著都是被禁之列。偶爾從老師或朋友那兒借到了一本一直都想讀的書,一口氣把書讀完,那股興奮和喜悅仍記得一清二楚。」
毛澤東當年砲打司令部,痛批劉少奇,拉開文革的序幕。(網路)
17歲時,中國恢復高考(大學聯考),他從汨羅縣一中考上河南科技大學化工與製藥學院,後來轉入清華大學,取得工學碩士。正巧,當然中國開始海選留學生,送到美國哈佛大學進修,胡祖六連同現在中國財經界最活躍的意見領袖:許成鋼、李稻葵、樊鋼、王一江,一起完成了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1年,他從哈佛畢業,進入國際貨幣基金(IMF)工作,此時,IMF開始提供中國經濟政策建議和援助,胡祖六也參與其中,尤其是稅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外匯改革等。1996年,他更成為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年僅33歲。目前台灣朝野每年必讀的焦點:「全球競爭力報告」,當初,就是出自胡祖六手中。
人脈深不可測 有能耐拿下頂級大案
97年,他進入高盛,擔任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但他不像一般學者埋首書堆,反而第一線參與各項計畫,讓高盛這個中國市場的後進者,反而搶得了先機,2003年,就被拔擢成高盛中國投行的主管,時任高盛執行長的鮑爾森,在其著作《與中國打交道》中,多次提到胡祖六在中國市場的貢獻:「他是個驚人的工作者,專業能力極強,運用洞察力思維建立強大的人際關係…達成目標的能力令人嘆為觀止!」
2010年,胡祖六告別了工作13年的高盛,成立了春華資本,據業內人士透露,十年不到的光景,「春華已經是中國最重要的私募基金之一…因為胡祖六的關係,他們能拿到KKR、黑石集團都拿不到的案子…」幾個重要的中國海外上市案,都可以見到春華的影子,2014年阿里巴巴紐約掛牌、菜鳥網絡、螞蟻金服融資,以及2018年3月23日正式於紐交所掛牌上市的尚德教育(STG)等。
其中,2015年10月春華資本聯合螞蟻金服,將中國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分拆上市的案子,最為人津津樂道,此舉讓百勝底下的五個餐飲品牌:「肯德基」、「必勝客」、「小肥羊」、「必勝宅急送」及「東方既白」旗下七千間以上的連鎖體系,獨立為「百勝中國控股公司」並赴紐約掛牌。隨著中國外食市場向上成長,百勝中國營收也從15年的69億美元,一路成長至18年的84億美元,百勝股價也從掛牌時的24美元左右,上升至47.3美元。
雖然,一開口,童年時期練就的湖南腔,還是不經意的溜了出來,但骨子裡的經濟學者性格及專業一點也沒減,對於中國與國際經濟走向的看法,仍舊一語中的、毫無保留。在中美貿易戰戰火未歇的現在,在台灣的我們,更需要傾聽這樣在世界財經舞臺上曾經過招的大高手,才比較容易找到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