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口才出眾,愛求共識但又專注犀利,執政記錄在國內雖曾有微詞,但靠國際間廣泛人脈當選聯合國秘書長,中國、俄國紛紛點讚。
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一向口才很棒。
1990年代,古特雷斯曾任葡萄牙社會黨黨魁和總理,對他來說,闡述任何問題好像都是探囊取物,一張口就能出彩,精煉短句好像特意為晚間新聞剪裁好了似的。一些"毒舌"專欄作家給古特雷斯起了個外號,大意是"刀子嘴"。
儘管古特雷斯以他淵博的知識、親切溫和的個性、致力幫助窮人的決心成為葡萄牙最受歡迎的政治家,但是,那個損人的外號人們一直沒忘,
2001年地方選舉中社會黨遭受重創,古特雷斯的第二屆總理任期有可能會成為政治"沼澤",這是當時他親口用的一個形容詞,古特雷斯決定"掛靴"。批評者說,這就是證據,他是能說不能幹。
古特雷斯辭去社會黨領袖、總理職位還不算,他"淨身出戶",退出葡萄牙政壇,儘管後來有人呼籲他重新出山參選總統。

回想起來,古特雷斯執政期間、也就是歐洲走向單一貨幣(葡萄牙很自豪,是歐元區創建國之一)之前的那個階段,葡萄牙的經濟騰飛至少一部分是"建在沙灘上的"—不靠譜。
短短20年,古特雷斯成了一大批受埋怨的政客之一。他們被指,葡萄牙當時並沒有凖備好、不應該和德國那樣的國家共享同一種貨幣。
不過,奇怪的是,現在許多葡萄牙人看來,那些讓古特雷斯成了統帥不夠有方、甚至乾脆很糟糕的總理的個人缺陷,恰好是他能夠成為出色的聯合國秘書長的強項。在聯合國一次開會期間,古特雷斯"推銷"自己、爭取對他參選秘書長職位的支持,但是他自己甚至也說過類似的話。
古特雷斯痴迷對話、追求共識,曾經讓他的手下部長們心煩意亂、無所適從;他呼籲安撫社會緊張、避免對抗衝突,曾經激怒社會黨中的左派,當時左派迫切希望改革葡萄牙非常嚴格的墮胎法;他是工程師出身,每次出訪前都潛心研讀百科全書一樣方方面面的書,不管是地理、歷史、甚至文學,他都希望全方位懂得需要面對的問題,這曾經讓助手汗顏。
所有這些,再加上其他一些特性,都讓古特雷斯成為天生的外交家。在葡萄牙,受過教育的人能說一兩種外語是常態,但古特雷斯不僅只是能說流利的西班牙語、法語、英語,而且能把這幾國外語說到很美。

他儘量避開拉丁語系語言為母語的人愛用的那些複雜的語句結構,因為這在英文中聽起來可能更像空泛的矯情、瞎扯。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有出色的語言天賦,也是因為他看問題如激光一般犀利、專注。比如對難民問題,古特雷斯的瞭解透徹和交流願望都是有目共睹的。他曾經擔任聯合國難民高專長達10年,許多年前他也是葡萄牙國內支持性基礎設施的建築師。
在競選聯合國秘書長一職時,對話題的深入瞭解和出眾的口才對古特雷斯翻越重重障礙最後獲勝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過去幾個星期,古特雷斯先後出訪北京、莫斯科、華盛頓,再有機會展現他的外交才華。
先說中國。北京一向對外界批評自己的人權記錄很敏感。但中國官員說古特雷斯會成為"傑出"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訪華期間強調,需要"有效地結合人權,與公民權和政治權一起達到經濟和社會權利的平衡"
再說俄羅斯。俄國總統普京明言,選古特雷斯當秘書長是安理會過去好多年做出的一個最好、最好的決定,他和古特雷斯共同探討了聯合國更多參與應對全球危機的必要性。古特雷斯注意到,和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對他今後的工作相當重要。
丘吉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吵架總比打仗好。古特雷斯一向強調聯合國秘書長需要更加關注如何預防危機,他顯然同意丘吉爾的名言。
擔任葡萄牙總理期間,古特雷斯以尋求共識贏得美譽,但後來他顯得有些憂愁寡斷,甚至好像害怕分歧。
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古特雷斯希望實現的和平、致力捍衛的價值觀,得到多數支持並沒有保票。 (相關報導: 聯合國新秘書長宣誓》葡萄牙前總理古特雷斯成為第9位秘書長 聯合國感謝潘基文10年任期貢獻 | 更多文章 )
但是,言有時就是行,這在國際政壇可能比在國內政壇更為明顯。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古特雷斯永遠不會厭倦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