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智英(Kim Ji-young音譯)來說,31歲時從北韓艱難逃亡到南韓「就像一場夢」。
但2013年3月,她與母親和三個堂兄妹一起抵達繁榮的南方,喜悅之情很快就被艱難的適應期取代。每天都有新挑戰,一家人誰也不認識。「有很多文化差異......我們不得不重新開始,」她說。
金智英是數千名成功逃離獨裁統治的脫北者之一。但對那些逃難者來說,他們在南方的重新安頓僅僅是個開始。
許多人必須學習高科技、民主社會的基本生活知識,例如學習從使用銀行卡到了解代議制政府如何運作。
他們到達南韓後會發生什麼?
起初的一段時間,脫北者要被南韓情報部門調查以及向情報部門匯報。
「自由朝鮮」的南韓國家主任朴石吉(Sokeel Park)說:「隨後三個月時間在一個名為『統一院』(Hanawon)的學校學習和生活,這是一個由南韓政府管理的重新安置教育設施。」
「他們在這裏學習關於南韓社會的各種知識:如何使用ATM和南韓的現代交通基礎設施以及如何找工作。他們學習關於南韓公民身份、民主和(社會)差異的各種知識。」

還有一些社區中心為重新安置的難民提供資源。他們往往把重點放在這一時期,以幫助脫北者開設手機和銀行賬戶以及熟悉當地社區。
從「統一院」結束學習後,脫北者得到分配的公租房。金智英只帶了一箱食物來維持最初幾天的生活,裏面有拉麵、米、油和調味品。輔導員或已安頓的脫北者會幫忙打掃房間並提供額外支持。
「他們必須過自己的生活,」她說。
誰來照顧他們?
在南韓定居的朝鮮人會被指派一名警察監視。朴石吉說:「你可以把它看作是被分配給一個當地的友好人士,他時不時檢查和問侯他們。」
「有時他們會成為朋友 。他們通常是年長警官,更像是父親的形象。他們的作用是檢查:幾乎就像一種社會服務。」
這些官員有時與機構或教會合作。

朴石吉說,在心理健康支持方面,有一些諮詢服務,但這是一個需要改進的領域。2019年,當脫北者韓成玉(Han Sung-ok)和兒子被發現死在首爾的一間公寓裏時,這個問題被置於聚光燈下。媒體報導他們是餓死的。鄰居們形容她心神不寧,焦慮不安。
許多脫北者會遭受極度創傷,但不太可能尋求幫助,也不知道到哪裏去找尋幫助。根據對在南韓的朝鮮難民的調查,約15%的人承認有自殺念頭,這比南韓的平均水平高10%。
「心理健康需要社會變革和意識的提高,這樣人們才能意識到這些事情並尋求幫助,認為尋求幫助是正常的。」他說。
北韓分析家費特蒂茨基(Fyodor Tertitsky)說,對於脫北者來說,在南韓的生活可能是孤立的,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他們被許多人視為「異類」。
「不能回家,因為他們被看作叛徒,他們被切斷與家人或朋友和周圍環境的聯繫,」費特蒂茨基說。「如果是(被迫)逃離,這是創傷性經歷。」
他們的職業選擇是什麼?
到達南方後找工作是困難的。 (相關報導: 失寵被廢還是又生了?金正恩妻子在鏡頭前消失整整一年,「北韓第一夫人」李雪主下落惹疑猜 | 更多文章 )
「朝鮮和南韓的教育完全不同,朝鮮人在南韓能做的工作很少,」金智英說,「這很難,因為脫北者從未聽過兼職,也從來沒有自己找過工作。她們在面試中常常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