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版麥卡錫主義》中國與澳洲關係惡化,無辜華裔也遭政府鎖定

澳洲華裔獵巫(BBC)

今年早些時候,澳洲政府的一名初級顧問安德魯·陳*拜訪了該國國防部,去參加一次會議。他和同事走進國防部大樓,拿出了自己的政府證件。一名保全攔住陳先生,把他拉到一邊。

「他們要求給我拍張照片,像肖像照一樣,就在大廳裡拍」,他說。

「就要求我一個人。和我一起的白人同事沒有這麼要求,」華裔澳州人陳先生說。

拍照時,陳先生感到「尷尬」,但他不想引起混亂。後來,他問同事們是否有過同樣的經歷——沒有人經歷過。「所以就只有我一個人。這顯然是保全在執行某種安全程序。他們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澳洲國防部回應BBC查詢時指出,這個做法「與背景或種族無關」。但陳先生懷疑,他的案例並非如此。

隨著澳洲對中國的態度變得強硬,他和許多華裔澳州人一樣,感到自己僅僅因為血統關係,面臨越來越多的審視和懷疑。

趙明佑把他在參議院質詢會上的經歷比作麥卡錫聽證會。
OSMOND CHIU 趙明佑把他在參議院質詢會上的經歷比作麥卡錫聽證會。

麥卡錫主義式的指控

在澳洲,120萬人有中國血統,大約佔人口的5%。

今年10月,當地三名華人(都是澳洲公民)就當地新移民面臨的問題出席參議院聽證會。但20分鐘後,各人突然被要求「譴責」中國共產黨。 他們表示反對,但參議員阿貝茨(Eric Abetz)反覆追問,「為什麼?」

三人都明確表示不支持中共,但指出,調查中沒有向其他證人提過類似要求。「這感覺不太像公開調查,更像是公開的政治迫害,」其中一位擔任大學研究員的姜雲(Yun Jiang,音譯)後來在Twitter上寫道。

另一位名叫趙明佑(Osmond Chiu),他把自己比作20世紀50年代麥卡錫審判期間被迫「證明忠誠」的人。當時美國政府為了對抗共產主義威脅而進行清洗,那是一段臭名昭著的歷史。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遭遇,」身為政治研究員的趙先生在《雪梨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上寫道。他對BBC表示:「他(阿貝茨)想要欺負我們。他不想聽證據,只想在政治上有點收獲。

阿貝茨拒絶了政治對手要求道歉的要求。他發表了一份題為《堅決反對醜惡的獨裁是每個人的責任》的聲明。

姜雲此前在議會質詢中談到她的社區研究。
YUN JIANG 姜雲此前在議會質詢中談到她的社區研究。

為什麼會有懷疑?

中國是澳洲主要的貿易伙伴,兩國都從中受益。但近年來,澳洲越來越把中國視為安全威脅。

澳洲安全情報組織(ASIO)在2017年首次警告,中國涉嫌干涉內政的企圖有所增長。同年,一位參議員因與一名中國政治捐贈者有關聯而辭職。

2018年,澳洲通過了旨在遏制外國干涉的法律。幾個月後,澳洲以安全風險為由,成為第一個禁止中國公司華為建設其5G網絡的西方國家。澳洲也遭受了一系列針對聯邦議會、政黨、大學和科學機構的網絡攻擊,通常被懷疑與中國有關。

北京逮捕澳洲公民,以及在香港和新疆的舉動都令澳洲民眾不滿中國的情緒升溫。在香港,北京制定了嚴厲的、具有巨大爭議的《港區國安法》。在新疆,至少一百萬人被指關押在集中營裡,而中國稱之為「再教育」中心。11月底,一名中國外交官發佈了一張澳洲軍人殺害阿富汗兒童的不實圖片,令中澳之間的敵意達到新水平。 (相關報導: 五角大廈文件、邱吉爾「鐵幕演說」、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今年十大歷史事件周年紀念日 更多文章

同樣在11月,一位著名的華裔澳州人博物館董事成為第一個依據澳州外國干涉法被起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