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近期宣布暫停畢業生來台升學。首批畢業陸生感嘆,即便兩岸時有不合,但交流互動遠勝彼此隔絕。也有畢業陸生表示,在台學會勇敢說話及溫柔傾聽,不希望交流就此結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爆發後,政府暫緩陸生返台開學。不久之後,中國教育部也以疫情與兩岸關係為由,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台升學的試點工作。
2011年政府開放陸生來台,僅9年就被迫暫停。對此,2011年來台的首批陸生藺桃告訴中央社記者,深覺遺憾與傷感,儘管兩岸在互動上有許多不和美的聲音,「但我始終覺得有交流互動,就遠勝彼此隔絕。」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向中央社表示,暫緩陸生來台的決定是否成為常態仍有待觀察;但陸生來台交流能縮短兩岸差異,有助於兩岸青年走出統獨議題,藉由交流讓雙方得以認識彼此的不同。
2011年來台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碩士班的藺桃,現居美國、曾擔任記者。因為在大學時期愛看台灣電影,且對台灣社會與民主體制生活充滿興趣,種種因素讓她決定來台灣就讀。
藺桃說,台灣對她的影響不只有學業上,「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我看待事物的看法」,讓她更具體到以人的層面看待事物。她說,看到台灣朋友用創新方式回歸鄉土及農村,讓她內心受到啟發,轉而致力於推廣中國大陸、台灣和美國的永續農業等議題。
現居日本的Linda在2013年來台就讀世新大學新聞系。她對中央社表示,來台的決定始於對台灣流行音樂的熱愛,加上當時她透過「翻牆」開始認識文化大革命等中共歷史議題,甚至翻閱不少「禁書」,因此希望能跳脫在中國大陸的環境,以不同的視角學習。
然而Linda來台的決定受到家人老師的反對。「爸爸出於擔心所以反對,我為了爭取來台灣還跟他吵架,大年初一躲在房裡不出來」,「班主任要我別選台灣,還是看看大陸有哪個學校好」;經過一番革命,Linda最後成功扛著兩大箱行李,隻身來台完成4年學業。
Linda說,「台灣教會我要勇敢說話,要溫柔傾聽別人的聲音」,盼望兩岸難得的交流能繼續下去。而畢業後的Linda自覺已很難適應在中國大陸的生活,進而決定轉赴日本唸書,希望能爭取在海外工作的機會。
兩岸在這段期間透過教育交流形成的迴響,也反映在疫情期間。近期有自國立政治大學畢業的陸生,參與政大北京校友會募集口罩捐贈政大的活動。參與的政大畢業陸生向中央社表示,在台求學期間讓他留下美好回憶,「希望能幫到母校師生,那怕只是一點點。」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對此向中央社指出,兩岸除了政治角力,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即便兩岸政治陷入分歧,但民間不應「把彼此當成不懷好意」。
藺桃說,「我相信,我在台灣求學探索的時候,我身邊的台灣朋友也從我身上看到了有別於網路上面目模糊的大陸青年的模樣」,「希望2020年以後,也有陸生能夠如我一樣,在台灣經歷平常的相處,遇到幾位知己。有所反思,有所成長。」 (相關報導: 在台開直播痛批習近平!陸生李家寶至今「不敢和家人聯絡」,坦言:已做好最壞打算… | 更多文章 )
文/賴言曦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