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仍在掙扎搏鬥,醫療人員仍在苦撐待援,可是「超前布署」的學者專家已經在預言「疫後會怎樣…怎樣」,各大藥廠夜以繼日的在拼疫苗/解藥搶先上市,美國總統川普則急著讓美國復工,因為中國已經「先跑先贏」。
這裡要說一句不中聽的話:所有「各國的努力」都將白費,如果不能全世界齊一步調對抗病毒的話。簡單說,如果病毒在世界各地此落彼,除非病毒真的奇蹟般消失,否則將沒有休止的一天—現在的中國就是一面鏡子,狀況算是緩解了,可是仍然不敢開放邊境,因為病毒還在世界各個角落。如果病毒始終存在,人類就沒有真正擺脫牠的一天,即使疫苗研製成功了,也總是趕不上病毒的突變速度,美國這一季的流感死亡人數破紀錄就是明證。
明朝時,江蘇鬧蝗災。泰興縣令起初自誇「本縣無蝗」,後來蝗蟲入境,縣令下了一道「捕蝗檄」:蝗蟲都是從鄰縣如皋飛來,請如皋縣嚴捕,勿令侵犯本縣。如皋縣令收到檄文,回函:蝗蟲並非本縣原產,但既然自本縣飛去,仍請貴縣緝捕押回。
那兩位縣令很荒謬,是嗎?可是跟美國、中國相互甩鍋不是相同模式嗎?如同江蘇蝗災必須全省各縣一致行動方克有成,對付病毒也必須全球一致步調。如果各國自行其是,所有之前的防疫功夫都將白費。
可是,全世界怎麼步調一致呢?
必要條件是必須有一個「老大」帶頭,號令齊一才可能。這個角色原本都是美國在扮演,過去半個世紀的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美國拿出辦法,同時帶頭示範,然後各國跟進。
問題是這一次美國不行了,不只是因為它自己泥菩薩過江,更因為美國在這次疫情中表現得超級自私自利,甚至霸凌盟友、搶奪盟友的醫療資源,「美國第一」建築在不顧盟友死活的基礎上,於是,盟主失去了威信。

美國不行,但是中國也還不行。由於疫情一開始當時的隱瞞,也由於西方國家原本就對中國崛起有心病,且曾在疫情初期對中國冷嘲熱諷(例如用習近平戴口罩做雜誌封面、文章說中國是「亞洲病夫」等),此所以中國後來對歐洲(還有美國部分州)以德報怨的行動,歐美各國除了戒慎小心之外,還有一點面子上掛不住,這一部份尚待時間化解。
美國當然清楚形勢在逆轉,而川普也親自與G7國家領袖視訊會議,希望能夠凝聚共識對付中國。這樣的情況像似戰國時候的六國合縱:秦國崛起讓六國不安,於是締結「縱約」。但是縱約後來瓦解,不是秦國的「連橫」奏效(事實上「橫約」從來沒有成立),而是因為六國之間出現強凌弱(齊國攻打燕國)、眾暴寡(趙韓聯軍伐魏),無法維持互信——對照今天,美國帶頭破壞了互信,因此G7各懷異志。 (相關報導: 官俊榮觀點:防疫不能靠運氣 | 更多文章 )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洞見形勢已變,提出警告,「新冠病毒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但它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盪可能會持續幾代人」。他的警告基本上是針對美國,他說「現在,一個分裂的國家(意思是川普已經造成美國的分裂)需要有效率和有遠見的政府,維持公眾的信任對社會團結和國際和平穩定至關重要」。他老人家高瞻遠矚指點,「沒有一個國家,即使是美國,能夠透過單純的國家努力戰勝這種病毒。解決當前的問題,最終必須與全球合作的願景和計畫相結合。」他提出,美國必須在三個領域做出重大努力:1.增強全球抵禦傳染病的能力,2.努力療愈世界經濟創傷,3.維護世界秩序與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