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立成功大學蘇慧貞校長總策畫的《知識為光-成功大學的守護與實踐》一書,於今(19日)舉行新書發表暨座談會,這本書的出版,記錄著防疫期間,在每個崗位孜孜不倦的成大人。同時也把成大和附設醫院在科學抗疫上的經驗淬取出來,為知識的傳承留下典範。
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現場亦展示許多防疫期間所研發的新科技及保護醫護人員的裝置。像是近期桃園市某醫院醫師由於插管遭新冠肺炎感染的案例,現場就分享兩項保護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軟體與裝置。第一項是由成大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研發的「支援7國語言的智慧平板問診系統」,不讓語言隔閡成為防堵疫情的缺口。
另一項是有鑑於使用傳統治療蒸氣面罩,會造成感染的氣溶膠散播,增加院內感染風險,而以潛水面罩為靈感,結合HEPA過濾網所研發之「新型氣霧器面罩」,可有效抑制病毒在室內環境中透過飛沫傳播。一方面從實質面降低環境污染的風險,一方面透過裝置提供保護,達成安穩醫護人員暴露在風險中緊張不安的心情,從源頭基礎管理落實確保醫護人力的穩定工作。 (相關報導: 有效抑制新冠肺炎!江坤俊醫師證實:缺乏這營養素染疫機率會大幅上升 | 更多文章 )
這一波抗疫行動中,從去年成大第一個對外宣布「延後兩週」開學,為全臺教育機構定錨;在眾多新冠肺炎預測系統中,台灣健保署與成大合作,運用成大胸部X光人工智慧判讀肺炎系統模型,導入現有的肺炎影像資料。系統已於台灣健保署網站上線,提供全國醫院申請使用,持續以研究量能為國家堅守疫情防線…成大深刻體認,在艱鉅的時代,只有大學最有能力以長年儲蓄的文化力、科技力、和創新力揮發關鍵角色,引領願景,讓人類在知識聖火中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