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時代》拜登登場,他挺台不反中

拜登政府雖然也挺台抗中,但不認同將美中關係定位為新冷戰價值對壘的做法。(美聯社)

1月20日,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正式走馬上任。內有屢創高峰的疫情數字、財政赤字、經濟衰退和一個持續撕裂的社會,外有中共霸權不斷擴張的威脅,白宮新主人面臨的危機環環相扣。

《新新聞》解析拜登時代的主要政策方向,對於最切身相關的美中台政策,拜登政府會抗中也會挺台,只是強度、方向與川普不同,更不認同製造新冷戰氛圍的做法。

拜登的「中國隊」已陸續上場,包括國安顧問蘇利文、國務卿布林肯、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等外交老手。各界預測,美國既會延續川普時代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也會納入歐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思維,以既圍堵又合作的「圍合」模式與中國共舞,不僅在全球重大議題上預留與中國的合作空間,也關注推動兩岸對話的進展。

我們帶您掌握拜登就職新局的關鍵政策立場,從而清楚台灣在拜登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一月五日美國喬治亞州參議員第二階段選舉的結果出乎意料,民主黨兩席全拿,使民主黨下會期於參院掌握五十席,加上參院議長為副總統,只要民主黨議員在參院投票時不跑票,參院就會是民主黨的天下。

由於民主黨在眾院也是微弱多數,加上已經宣布拜登(Joe Biden)在二十日就任總統,起碼到二○二二期中選舉前,民主黨將會同時掌握行政與立法權。

本來選後大家對拜登的政權存續性與主導性多不看好,但喬治亞州參院選舉結果改變了一切。原先預期共和黨因掌握參院多數而會積極杯葛/牽制拜登政府,加上民主黨此次眾院選舉不佳,掉了十多席,使其在眾院只有微弱多數。但現在民主黨掌握參院後,不僅對政務官提名遭杯葛的掛慮少掉一大半,如要推動較具爭議性法案的底氣也比較足。連帶也使眾議院民主黨人因相信參院配合度較高,而會更積極地提出主動議程。

兩院多數讓拜登政府更強勢

一月二十日後的新政府,將會較去年十一月拜登剛當選時各界預期的更強勢。

相對於民主黨士氣大振,共和黨則受到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的挫敗,以及與川粉相關的國會騷亂問題。不少共和黨主流派認為川普只著重自己在喬治亞州的選票爭議,對同黨參議員選舉不聞不問,甚至攻擊同黨的喬治亞州選務人員,因此主流派對川普的厭惡溢於言表。

但因川普在此次總統選舉表現不惡,甚至可說帶起某些共和黨的眾院選情,而一月六日川粉對國會山莊的行動也顯示川粉對川普的黏著程度強,因此某些共和黨,特別是具前茶黨背景者,多顧忌與川普切割。

如何處理川普和大量川粉的關係,恐怕會困擾共和黨直到2022年期中選舉初選。(美聯社)
如何處理川普和大量川粉的關係,恐怕會困擾共和黨直到2022年期中選舉初選。(美聯社)

推動台美自貿協議不若共和黨積極

共和黨現在的問題在於如何看待黨內的大量川粉、如何處理與川普的關係以及未來的走向如何。這些問題可能會困擾共和黨一整年,直到二二年初共和黨的期中選舉初選結束。

在這之前,可能無法期待共和黨主動採取其他政治行動或提出政治議程。換句話說,在二二年前的美國政治與政策討論,會是民主黨說了算。拜登要擔心的不是共和黨,而是民主黨內的不同意見者,如進步派人士等,對其政策的挑戰。 (相關報導: BBC細數川普執政的對台遺產:拜登將繼承哪些籌碼,又要面對何種挑戰? 更多文章

在美中台關係上,一般的認知是國會兩黨在挺台與抗中上有共識,沒人想對中國軟弱,也沒人會在支持台灣上軟腳。雖然民主黨國會對於自由貿易協定有本質的厭惡感,因此在推動台美自貿協議可能不若共和黨積極,但基本上也不會強力反對,因為美台貿易協議對美國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