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菁芳:她們畫出迪士尼的歷史──《打造動畫王國的女王們》

2022-11-04 09:30
《打造動畫王國的女王們》:迪士尼傳奇女性藝術家瑪莉.布萊爾。(MichaelNetzer@Wikipedia/CC BY-SA 3.0)

動畫如同所有其他產業,我們所熟知的往往是男人的歷史,而女性的貢獻則需要建構與挖掘。

我在閱讀娜塔莉亞.霍爾特(Nathalia Holt) 這本《打造動畫王國的女王們》的時候,反覆聽著《仙履奇緣》(Cinderella)那首經典歌曲〈這就是愛〉(So This is Love),出現在灰姑娘穿著閃亮亮禮服與王子共舞的經典場景。

我第一次看《仙履奇緣》時應該不會超過六歲,電影裡可愛的小老鼠、小鳥令我印象深刻,他們流暢歡快的行動創造出一般電影不可及的氣氛。迪士尼卡通定義了我所認知的動畫世界。

就如同所有其他產業的歷史一樣,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往往是男人的歷史,而女性的貢獻與存在則需要建構與挖掘。

迪士尼的卡通創立於20世紀初期,它製作的動畫電影以及隨後而來的主題樂園,幾乎在世界上所有人的童年都留下足跡,至今仍不斷推陳出新,影響一代又一代兒童。即使是身在台灣的我們,也可以清楚感覺到迪士尼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想想每年萬聖節,在路上可以看到多少個 Elsa!從這個角度說,迪士尼可說創建了全世界人類文明的一座王國。

但令人意外的是,我們卻對迪士尼產業中的女性藝術家相當陌生,甚至是一片空白。這落差令人詫異,尤其,公主卡通還是迪士尼卡通不可或缺的一項成就。

迪士尼的關鍵少數,隱身歷史的她們

霍爾特透過大量的歷史文件與採訪,紀錄了迪士尼工作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歷史。她特別花費篇幅追蹤的幾位女性藝術家,包括:比安卡.馬喬利(Bianca Mojolie)、葛麗絲.杭亭頓(Grace Huntington)、瑞塔.史考特(Retta Scott)、瑪莉.布萊爾(Mary Blaire)、希爾維亞.荷蘭德(Sylvia Holland),她們都扮演過重要的創作角色,發想故事、設定角色,給定繪畫與色彩風格。

女性不僅僅是構成重要二把手的部門──早期描圖上色部門的員工多是女性,將動畫師的草稿臨摹到攝影鏡頭要拍攝的塑膠片上──具備有高度創作能量的女性,其實也根本地貢獻了迪士尼的動畫發展。霍爾特記錄了不同時期的女性藝術家如何揮灑想像力,又如何承繼前人的色彩與設計,一步步打造出膾炙人口的迪士尼動畫,包括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仙履奇緣》、《愛麗絲夢遊仙境》、《小飛俠》。

女性在動畫業中的角色,不僅如同《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 裡的非裔女性數學家,擔負了NASA 太空任務中的基礎運作任務;藝術上,她們留下的圖畫與想法,依舊持續啟發著新一代的動畫工作者。她們的創造力在百年後依舊生氣勃勃。 (相關報導: 阮鳳儀:我是這樣成為《美國女孩》 更多文章

有些藝術家的生命經驗本身就極具時代代表性。以瑪莉.布萊爾為例,她個人的動畫職涯折射了美國二戰前後迪士尼工作室的發展。她曾經跟著美國政府的泛美計畫拜訪南美洲,留下許多人物肖像、素描、概念圖。她當時的畫作使用大膽的紅色、粉色,加入獨特的圖紋,令人耳目一新。她的創作在短片《你好!朋友》、《三騎士》當中出現,巴西鸚鵡荷西.卡利歐卡(Jose Carioca )跟唐老鴨成為好朋友。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