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警察李承翰因公殉職,鄭姓嫌犯一審獲判無罪,引發各界譁然與警界基層不滿。1997年遭槍擊致死的台北縣刑警小隊長林安順遺孀王貞文6日以警眷身分出席國民黨記者會,除了闡述當時兇嫌審判過程的心路歷程,呼籲社會不應漠視警察人身安全的權益。
國民黨今日上午舉行「警眷友有話要說!莫讓警察夢靨一再成為憾事」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刺警致死案的判決結果加深社會對司法不信任的陰影,一方面罹患精神疾病犯案遭判有罪已有先例,但此案導致一名盡忠職守的警察殉職卻遭判無罪,讓殉職員警家屬受到2次傷害,更嚴重打擊基層警察士氣。

王育敏表示,國民黨除了透過立法院黨團提出修法,提供警察執勤時更周延的防護措施,保障警察人身安全外,也呼籲政府應該儘快籌設司法精神病院,讓需要監護處分的精神疾病患者能獲得妥適安置與治療,化解社會對精神病患犯罪者的疑慮與不安。
國民黨立委葉毓蘭說,警察是維繫社會安全的第一線,其人身安全保障應該有更周全的措施,否則若社會安全網破洞無法及時修補,受傷害的是社會大眾,因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將提出《刑法》第87條修正草案,若鑑定小組認定被告沒有痊癒可能,至少要有終生隔離的機制,才能判無罪。

葉毓蘭也說,將提出《刑法》136條之一,增訂「意圖使公務員執行一定之職務或妨害其依法執行一定之職務或使公務員辭職,而施強暴脅迫者,加重其刑二分之一」,期待從法律的修訂上,讓執法人員執勤時有更周延的保障。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總會長耿繼文舉小燈泡案例指出,兇嫌患有思覺失調症,遭判無期徒刑,刺警兇嫌也患思覺失調症,卻獲判無罪,這是漠視警察的人權。
耿繼文舉非蓄意開車撞死人為例指出,即便沒有動機,也會判過失致人於死罪,但精神異常者殺警察卻無罪,他質疑社會正義何在?未來警察如何執行公權力?他認為,此案的判決是保障兇手的權利,卻對警察、受害者家屬的權益視而不見,社會大眾當然會不服,基層員警也都覺得非常荒謬與不滿。

台北市退警協會副理事長賴富源指出,警察是社會治安維護者,更是人民生命、財產最值信賴的保姆,若精障者殺警無罪,則今後警察必人人自危,「盡忠職守」可能淪為苛求,法官未深思熟慮,輕率與予以判決無罪,將導致全國警察人員,立即身處危險境地,嚴重影響警察士氣。
新北市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理事長、新北市議員林國春表示,精神疾病的判斷是無法量化的無形證明,卻能推翻已有明確直接與間接證據的殺人行為,這將讓警察執法無所適從、無法預防,恐讓社會治安形成更大的漏洞。 (相關報導: 火車刺警案一審無罪 歌手黃明志酸:交台灣女朋友分手先砍死就沒事,法官ok的 | 更多文章 )
台北市退警協會提出兩項改善建議,一是強化員警教育訓練,加強第一線員警談判技巧及危機處理能力,並建立簡單可行之標準作業程序,二是建立實質陪審制度,讓法官審判案件除遵照法律,作專業思量外,亦應參酌社會意見,以在法律「法正義」和民眾「法感情」間,獲得較妥適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