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推文撤換國務卿提勒森,改由現任中央情報局長龐畢歐接任,但讓國務院全體外交官緊繃的並非龐畢歐,而是新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因為他數次抨擊國務院與世隔絕,塞滿「高傲」又「姑息」的人。不同於提勒森,波頓清楚如何運用權力,加上國務院10個高階主管職位中有8個出缺,給了波頓發揮的空間,國務院可能淪為執行波頓政策的工具。
長期擔任波頓(John Bolton)顧問的格魯布萊吉(Mark Groombridge)告訴《華盛頓郵報》:「他(波頓)的作風會讓國安會(NSC)成為最高權力單位,而國務院和國防部專門執行白宮策略。」《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稱,儘管波頓與國務卿被提名人龐畢歐(Mike Pompeo)關係不錯,但對於伊朗和北韓議題,波頓不可能甘願退居幕後。

擅於使用權力 波頓將對國務院下指導棋
波頓在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前同事包恩(Andrew Bowen)告訴《華盛頓郵報》:「國務院政策計畫處(Office of Policy Planning)不會像現在一樣主導一切,最後絕不碰不到伊朗議題,波頓也想在北韓問題上扮演主導角色,這是他職涯內投注許多心力的議題。」此外,國務院10個高階主管位置有8個出缺,給了龐畢歐及波頓安插自己人的大好機會。
"Eight of the top 10 State Department jobs are vacant." https://t.co/EdxkL79Th1
— Kyle Griffin (@kylegriffin1) 2018年3月28日
對於亞太事務助卿和管理事務次卿空缺,提勒森(Rex Tillerson)已提名亞太事務代理助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和聯邦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前主任尤蘭德(Eric Ueland)出任,但仍待聯邦參議院通過任命,而波頓可能會撤換人選,格魯布萊吉說:「提勒森顯然不知道國務院內政治任命的重要性,但波頓很清楚人事任命等同於執行政策,他一定會介入其中。」
對北韓立場強硬 嘲諷國務院像懦夫
不過龐畢歐、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Nikki Haley)也都相當強勢,目前仍不清楚波頓與他們如何互動;美國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時期的國安幕僚瓦克斯曼(Matthew Waxman)表示:「他(波頓)會把忠心的人放在最有利的位置,並排擠他不信任的人。」此外,親近波頓的人士也透露,他們等著波頓「整頓」國安會。
He titled his memoir “Surrender Is Not an Option,” and called the Foreign Service officers in the State Department’s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Bureau the “EAPeasers.” https://t.co/XTBvgtYTxv
— Gerry Shih (@gerryshih) 2018年3月23日
波頓在2017年出版回憶錄《投降不是選項》(Surrender Is Not an Option)中,對國務院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敘述相當輕蔑,還會取代號來嘲諷,像是波頓認為國務院亞太局(EAP)對北韓態度軟弱,在書中用了5次「綏靖主義者」(EAPeasers,Appeaser諧音);格魯布萊吉也說,波頓把前亞太助卿、六方會談美國代表希爾(Christopher Hill)稱為「金正噁」(Kim Jong Hill,金正日名字Kim Jong il諧音)。
“Kiss-up, kick-down.” These types are the worst - the absolute worst...“Carl W. Ford Jr. — the former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 called Mr. Bolton a “kiss-up, kick-down sort of guy” and a “serial abuser” of people... https://t.co/3tGGZOVlmn
— ericsenunas (@ericsenunas) 2018年3月23日
壓榨部屬、言語暴力 波頓爭議滿天飛
國務院上下對現年69歲的波頓其實不陌生,因為他曾擔任負責國際組織事務的國務院助卿、專職軍武控制暨國際安全事務的國務院次卿,接著在2005年8月被提名為駐聯合國大使,但因波頓堅定支持發動伊拉克戰爭,使得他的任命案無法在聯邦參議院過關,因此小布希是利用國會休會期間任命波頓,但此任命仍須經由參院通過,波頓最後在2016年12月卸下駐聯合國大使職務。
除了立場鷹派,《華盛頓郵報》指出,對於古巴研發先進生物武器的計畫,1名情報分析師因看法與波頓不同,竟然遭到波頓威脅;主管情報與研究事務的錢國務助卿福德(Carl Ford)更曾在國會聽證會上,指出波頓的言語暴力行為,還說波頓是「典型討好上司、壓榨下屬的人」;波頓則在回憶錄中稱,那位情報分析師「太敏感」,福德的批評「言過其實」。 (相關報導: 曾嗆金正日「殘暴獨裁者」、主張「攻擊北韓、美軍駐台」的新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 | 更多文章 )
John Bolton abused and harassed Melody Townsel. Her 2005 Senate testimony must be revisited. He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hold a position in the White House. #MeToohttps://t.co/FcC4lIOkye pic.twitter.com/yFHeF8kJTT
— Bernie Dennler (@BernNoticeNews) 2018年3月23日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外包商職員湯索(Melody Townsel)也指控,波頓在1994年當律師時,曾拿錄音帶播放器丟她,甚至追她到她下榻的飯店。湯索表示:「波頓用可怕的方式緊迫盯人,我最後躲在我住的房間內,但他每天都來找我,不斷敲門大罵。」對於這項控訴,波頓在書中反駁:「事實上,我只見過她1次,在全是人的房間,那也是我們唯一的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