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臺北文化獎頒獎典禮今(4)日登場,本屆得主分別為推廣文學不遺餘力的學者詩人陳義芝,以及長期致力於國樂文化推廣傳承的國樂大師瞿春泉。今日頒獎典禮邀集藝文先進及後輩們齊聚,並由柯文哲市長親自頒獎,見證兩位得主在文化領域深耕的豐碩成果,展現臺北市豐厚的藝文孵育環境。柯市長於頒獎典禮致詞時首先恭喜兩位得主,並表示臺北文化獎已辦理26屆,共有75位得主,表揚項目十分多元,顯示臺北多元共融的社會風貌。柯市長感謝陳義芝深耕教育領域和臺灣當代文學的深刻貢獻,同時感謝瞿春泉對臺灣音樂本土化的創作努力。柯市長也提及瞿春泉習慣在咖啡廳譜曲,並笑稱應該讓他擔任臺北市咖啡節的代言人。柯市長同時強調,臺北是一座文化多元共融的城市 感謝臺北文化獎歷屆得主的努力,讓臺北成為更有文化底蘊的城市。第26屆臺北文化獎的獎勵重點為「關注臺北文化發展趨勢,透過各文化與藝術型態之實踐、深化與倡議,形塑臺北文化獨特風貌,成效卓越者」,兩位得獎者均以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各自在文學及國樂專業領域大放異彩。為了向兩位得主致敬,頒獎典禮特別邀請女高音林湘玲演出陳義芝作品《尋訪陶淵明》,並由陳義芝親自朗誦部分詩詞;再由呂雪鳳及TCO學院國樂團攜手演出由瞿春泉編曲的〈刺桐花開〉、〈燈月交輝〉等兩首樂曲,展現兩位得主於文學及音樂領域浸潤多年的深厚成就。 (相關報導: 漲到35.9%!台北建案公設比創新高,原因出在迷你基地 | 更多文章 )
以詩與散文享譽文壇的陳義芝,是臺灣當代重要抒情傳統繼承者及具代表性的學者詩人;催生台積電文學獎、宗教文學獎,1995年更倡議「臺北公車詩」,將文學落實於生活。他自2012年起,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合作策劃「趨勢文學劇場」、「趨勢詩劇場」等,以劇場演繹歷代文豪的生命歷程與經典詩詞,於臺北、高雄等地公益推廣,透過公車詩文或跨界劇場,不遺餘力讓文學詩詞浸透常民生活,窮盡一切方法傳播文學。享譽華人樂壇的國樂大師瞿春泉,從藝近70年,曾任亞洲多個專業國樂團、劇團指揮,超過一甲子孜孜矻矻的耕耘,致力於將傳統音符國際化,為國樂後進們樹立典範。2013年至2021年期間擔任臺北市立國樂團首席指揮,不只尋找國樂新聲音、強化臺灣國樂根基、擴大欣賞族群,更大力推動本土化創作,將豐富的地域特色寫進音樂創作,2022年起獲聘臺北市立國樂團榮譽指揮。北市文化局祝賀兩位得獎者獲頒臺北文化獎殊榮,也期盼更多文化界先進前輩投入深耕臺北文化沃土的行列,讓臺北成為更加多元友善的文化城市,未來更多本市文化活動請鎖定文化局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