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威特(Kuwait)的大街上開車轉一圈,你看不到這些女人。她們被剝奪了基本權利,被人藏在門後無法離開,還有可能被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拿起智慧型手機,你就可以滾動瀏覽她們的照片。成千上萬張,按種族分類,讓人以幾千美元的價格購買。
BBC阿拉伯語在科威特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人在黑市上買賣幫傭,產業蓬勃發展。而這項買賣可以通過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蘋果商店(App Store)提供的APP,以及在臉書旗下的Instagram上由演算法推動的話題標籤來實現。
「他們正在推動網上奴隸市場」
聯合國當代奴隸問題特別報告員博呼拉(Urmila Bhoola)說:「他們正在推動網上奴隸市場。不管是谷歌、蘋果、臉書,還是其他公司,託管了這樣的APP,就必須承擔責任。」
九成的科威特家庭有幫傭。這些幫傭來自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他們來到波灣地區,希望掙錢養家。
BBC阿拉伯語臥底小組假扮一對剛到科威特的夫婦,採訪了57名APP的用戶,並走訪了十幾名試圖通過一款名為「4Sale」的流行APP向他們兜售家政服務的人。
這些用戶幾乎都主張沒收女傭的護照,並讓她們很少或根本無法使用手機。4SaleAPP讓用戶可以根據種族進行篩選,不同類別提供不同的價格等級。
臥底團隊經常聽到這樣的評論,「印度人最髒」,用來形容這些女傭。

侵犯人權
APP用戶以這些女性的「所有者」自居,敦促設計團隊剝奪她們的基本人權,比如不給她們放假,「一天、一分鐘,甚至一秒鐘」都不行。
有一名警察用戶想給工人減壓,他說:「相信我,她人很好,笑起來很友好。即使讓她工作到凌晨5點,她也不會抱怨。」他告訴BBC團隊,幫傭如何被當作商品使用。
「你會發現有人以2000美元的價格買下女傭,然後以3300美元的價格轉手。」東主還給買家提示:不要給她護照。你是她的贊助商。為什麼要給她護照?」
東主給了BBC團隊一個16歲的女孩,我們稱她為法圖(Fatou)。這個案例令人震驚。
法圖從西非的幾內亞被賣到科威特,做了六個月的女傭,而那裏的法律規定,幫傭必須年滿21歲。法圖的賣家這樣推銷她:沒有休息時間,護照和電話被沒收,不允許獨自離開房間。這些在科威特都是非法行為。

孩子像私人財產一樣被買賣
博呼拉說,「這是現代奴隸制的典型例子。我們在這裏看到,孩子像私人財產一樣被買賣。」
在波灣地區的多數地方,幫傭由中介機構帶進這個國家,然後在政府註冊。潛在的僱主向中介機構支付費用,成為幫傭的正式擔保人。在這種被稱為「卡法拉」(Kafala)的制度下,幫傭不能辭職,也不能在沒有擔保人許可的情況下離開這個國家。
2015年的一項法律使科威特成為波灣地區保護幫傭最嚴格的國家之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歡迎這項法律。像4Sale這樣的APP可以讓僱主將幫傭的贊助權賣給其他僱主,從中獲利。這個程序繞過中介機構,創造了不受監管的黑市,令婦女更容易受到虐待和剝削。 (相關報導: 作法自斃!伊斯蘭教領袖擬定嚴苛宗教律法 自己卻被逮通姦人妻、遭公開鞭刑 | 更多文章 )
這種網上奴隸市場不僅僅在科威特才有。調查發現,在沙特阿拉伯,數百名女性在一款名為「Haraj」的流行APP上被買賣。在臉書旗下的Instagram上,還有數百名女性被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