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型基金,就是簡單致富之路
在10月,我們離開泰勒娘家,搭機飛往愛荷華州,放下喬薇,由我的父母暫時照料她。然後,泰勒與我再次搭機飛往厄瓜多爾,前往財務自由人士隱居之處,該地有一些最創新知名的個人金融界聰明人。
我們預訂這趟旅行,本來是想為紀錄片拍攝訪談畫面。遺憾的是,活動策畫人認為,若安排製片團隊前往隱居處,可能太過侵擾了,所以我們只好取消這項計畫。然而,這趟旅行是絕佳方式,可以見到更多FIRE社群人士,也可享受國際旅遊。
我也期待花一些時間與泰勒共處,不受工作干擾。這一個月以來,她的工作忙到不可開交,而我瘋狂四處奔走,盡力同時應付我的自由接案工作與這部紀錄片。
2013年, 吉姆. 柯林斯創立「jlcollinsnh.com」網站。在財務獨立社群裡,他以了不起的股票系列文章和著作《簡單致富之路》(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而聞名。現在,在厄瓜多爾、英國和希臘等地,都曾舉辦「財務獨立會議」(FI Chautauqua)。柯林斯的願景是:聚集某些財務獨立社群領袖,並且邀請讀者和聽眾組成小團體,前往享受一週的探險之旅,彼此對談有關人生、自由、幸福快樂和投資方面的話題。隨行的與會人士來自四面八方,包括任職於Google網站的錢鬍子派人士、某位寫出自身FIRE 歷程的護士部落客及其丈夫、另一對來自聖地牙哥的夫妻,以及遠從杜拜而來的智利人,族繁不及備載。
看到身邊有這麼多FIRE人物,感覺非常夢幻。正是這些FIRE人士影響了我與泰勒,大力扭轉我們的人生。影響我們的人包括彼特、寶拉.潘特〔Paula Pant,熱門部落格暨播客訪談「一切負擔得起」(Afford Anything)背後的智囊人物〕、查德.卡爾森卡森〔Chad Carson,一位成功的不動產投資者,於「卡爾森卡森教練」(Coach Carson)撰寫部落格發文〕,以及布藍登.甘奇〔BrandonGanch,「財務獨立科學實踐者」(Mad Fientist)部落客暨播客訪談主持人〕。然而在厄瓜多爾,我們仿效的關鍵人物是吉姆.柯林斯。
正確學習投資理財,才能盡早達到財務自由。(資料照,林瑞慶攝)
尚未聽聞FIRE之時,我一直很怕投資。我總是看到父母小心處理金錢,絕不冒險。我也有樣學樣,對他們的作法深信不疑。多年來,我告訴自己,我只是沒有足夠時間學習如何投資「正確之道」,所以我的最佳賭注就是完全避開投資。我把10%的收入存入退休帳戶,每年檢查餘額,然後就忘掉了。然而,縱使我不確實明白「股票」與「債券」之間差異,我說服自己,或許我比其他大多數友人更懂這些。過些時候,我告訴自己正在投資─ 投資到我的事業裡。既然有自己的資產淨值可供建構了,又何需股市?
此時此刻,在我們為期一年的FIRE之旅裡,泰勒與我的一堆帳戶總計有216,000美元。我們的現金存款是54,000美元(活期存款戶頭)。最近,我們投資了23,000美元到美國先鋒集團(Vanguard)的某個應稅經紀商帳戶(taxable brokerage account)裡。我們有6 個不同(延後課稅的)退休帳戶,總計139,000美元,這是泰勒與我多年累積的數目。為何我們選擇特定基金?不知道。對於如何投資,我們都毫無頭緒。
直到在厄瓜多爾與柯林斯會面後,一切都改變了。許多FIRE影響力人士各有專長,以此聞名。錢鬍子先生擅長低成本生活,財務獨立科學實踐者(Mad Fientist)善於稅務優化;至於投資和股票方面的建議,吉姆.柯林斯是FIRE社群必找之人。在吉姆.柯林斯的部落格「簡單致富之路」裡,他有一個「股票系列」,目前內含三十多篇貼文,將他針對投資和個人財務方面的建議濃縮成精華。他的著作《簡單致富之路》也可找到這些文章。吉姆.柯林斯的寫作風格非常平易近人又幽默詼諧,使投資操作變得淺顯易懂。他有數十年的經歷和研究,淬煉而成這本著作。
依照吉姆.柯林斯之見,我不須要耗費時間研究投資組合和股票、核查股市、試圖預測未來、瞭解箇中意涵。他的簡單致富之道就只是:開支不能超過所得,且將餘額投資到指數基金裡。
如果你跟我是同類人物,只要有人提及「指數基金投資」相關事情,你故意點點頭,然後轉移話題,講起自己能懂的某件事,因為你覺得太過尷尬,不敢問這個問題:「指數基金投資是什麼?」。我在研究FIRE之時,至少有四位人士分別向我推薦「指數基金」,其中包括「財務獨立會議」期間的財務獨立科學實踐者布藍登.甘奇。而每一次,我都靜默無語,不願坦承所知甚淺。吉姆.柯林斯改正了我的想法。
FIRE 認可的投資操作基礎知識
1. 指數基金令人驚嘆
指數基金容許你投資股市,毋需購買個股,也不須試圖瞭解股市操作或「跑贏大盤」。指數基金運用電腦演算法,整籃大量收購那些可以模擬和呈現股市全盤狀況的股票。縱觀歷史,長期平均而言,股市每年整體漲幅將近10%。由於指數基金可以反映股市狀況,最有可能經歷類似的正面可預測結果。
股市指數基金是低成本的,也是FIRE祕笈的中心要素。在主流的FIRE部落格空間裡,指數基金廣為普世接受,也是最受歡迎的投資選擇。據說,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可說是指數基金的頭號粉絲。他是世界其中一家最大型公司「美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董事長暨首席執行長。巴菲特通常名列全球富豪榜前3名。許多人視他為「全球最佳投資人」。
他神采奕奕、簡樸隨意、腳踏實地,受到眾人愛戴。儘管他監管的企業有將近30 萬名員工,他的辦公室只有25名員工。他自己沒用電腦,住在自己所買的第一間房子(於1958 年以50,000美元購入),時常吃麥當勞當早餐。他自己也指出,除了有個人專機之外,自己的其他生活方式就跟一般美國中上階層差不多。
數十年來,華倫.巴菲特始終口徑一致,向一般投資人推薦低成本的股票指數基金(stock index fund)。最近有人問他,假設他可以重新來過,他會如何投資自己的第一筆百萬美元。巴菲特笑了一下,說:「我會全部投入某個跟循標普五百(S&P 500)的低成本指數基金,然後回去工作。」
2014年,東尼.羅賓斯(Tony Robbins)所著的《金錢遊戲爭霸:七個步驟達到財務自主》(Money: Master the Game)成為暢銷書。東尼描述他如何試圖訪談巴菲特,但總是一貫遭拒。巴菲特告訴他:「東尼,我很樂意幫助你,但針對這個話題,恐怕我早已道盡一切,該說的都說了。」不過,東尼堅持不懈:「對於您的家人,您會建議何種投資組合,以保障並壯大自己的投資?」巴菲特微笑,抓著東尼的手臂,說:「很簡單,跟著指數走就對了。投資美國大型傑出企業,毋需支付共同基金管理人的手續費,並且堅守這些公司,長期下來就能戰勝。」
想要開始投資的第一步
如果你之前就已經開立投資帳戶,可能知道步驟很簡單。但如果沒有這類經驗,或像我一樣,認為開戶過程可能會讓人有點心生畏懼,因此拖延投資。或許你尚未準備好要投資,但是開立帳戶仍是重要的初始步驟。相關訊息可洽詢各大銀行證券公司和投資平台。
同樣的投資操作若找了財務經理人,算下來會虧損多少呢?(資料照)
2. 避免透過財務經理人(或準備付錢給對方)
事實證明,就統計學而言,試圖跑贏大盤績效,並不管用。僅有15%的專業人士成功設法跑贏大盤。你聘請的人是否就是這15%的其中之一?可能性有多大?其實並不高。
由於指數基金不需要建構滿滿的投資組合經理人、分析師和交易員,不須日日夜夜勤奮工作,並企圖跑贏大盤。指數基金非常便宜:VTSAX * 是FIRE最愛的先鋒指數基金;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該項基金的操作費用比率(expense ratio)僅有0.04%。相較之下,典型的人為管理共同基金每年通常索取1%到2%。
在過去,我都沒警覺到這些共同基金的成本費用。花錢請人幫我管理錢財,1%或2%的費用看似完全合理的金額。後來,我聽到「選擇財務獨立」(ChooseFI)播客訪談的布萊德.巴瑞特(Brad Barrett)詳細說明某項計算。
他解釋:如果一開始的投資額是100,000美元,且把這筆錢投資於低成本的指數基金,時間長達40年,而操作費用比率是0.05%且預期報酬率(expected return)是8%,最後將會拿回213萬美元。在相同的假定情境裡,若請財務經理人代為投資同樣一筆金額,且操作費用比率大約是1%,到頭來,只會拿回140萬美元。只為了聘請某人代為處理,就損失了63萬美元,而對方所做的事與低成本指數基金能做的事其實相差無幾。
所以,為何不是每個人都投資指數基金?我不知道。或許別人就如同泰勒與我,僅是提繳金額到401k退休福利計畫裡或雇請某人代為投資,認為這樣就是正確之道,根本不明瞭其實是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吉姆.柯林斯告訴我們,沒有人比你自己更佳懂得管理你的錢財。
* 先鋒整體股市指數基金海軍上將股(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 AdmiralShares, VTSAX),這檔指數基金可以呈現美國股市整體狀況,類似台灣的元大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VTSAX最低投資額是10,000美元。在台灣若想投資美股,開立美國券商即可開始投資。
不想自行管理投資?
起初,泰勒與我並不確定是否想要管理自己的投資帳戶。尤其是當我們同時都有工作,還得盡量花時間努力陪伴喬薇;若由自己身兼投資顧問,反而似乎沒有善用時間。我最常聽到的是「我想投資,但我無法行有餘力,也沒興趣自行處理」。
切記,最重要的是「萬事起頭難」,請務必察覺自己的選項。可找你目前的銀行一起合作,或雇請僅收服務費的顧問,可能是最簡單的作法、最容易取得的管道,以此起頭,倒也不錯。只要自己知道這需要花費多少錢,而且是根據自己生活方式價值觀刻意做出選擇,即是處於「刻意投資操作」(intentional investing)正確之路。
3. 複利是最神奇的事物
如同指數基金,我以前對複利(Compound Interest)僅有基本瞭解。直到我與吉姆.柯林斯交談,我只是跟著點點頭,沒有充分意識到這對我銀行帳戶有何意義。「複利」基本上意指「利上加利」。或者,換句話說,只要不花掉投資額所賺的任何利息,反而把這些利息添加到原始投資額裡,即可達到複利。因此,假如你投資10萬美元,而報酬率是10%,一年後,這筆錢會賺到10,000美元利息。如果再把這些利息添加到原始投資額裡,金額就變成11萬美元。隔年,這筆11萬美元賺進10%利息,也就會多11,000美元;總計來算,你就有121,000美元。以下是幾十年來的歷程:
《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文內附圖。(圖/采實提供)
這個概念是「以錢滾錢」,運用所賺得的錢再次滾錢,以此類推,無限循環,而幾十年後的差額將呈指數倍率增長。
作者介紹│ 史考特.瑞肯斯
曾榮獲艾美獎提名的電影導演與短片製作人,連續企業家和作家。史考特的職涯,就是個用故事闡述不同觀點來連接人群的敘事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采實文化《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低薪、負債、零存款、打工族……也能達到財務自由,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