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被血汗剝削,也曾夢想在建造的酒店觀看球賽……請記得,造就卡達世界盃的真正英雄

卡達正緊鑼密鼓準備2022年世界盃賽事,並聘用了來自其他國家的許多移工(美聯社)

舉辦這項賽事無疑讓卡達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問題是,全世界是否可以真正欣賞移工的建造工藝,並了解這場耗資數十億美元盛會付出的真正代價。

筋疲力盡的工人在陰涼小巷裡躲避當空烈日,有些人則躺回在人行道上小睡的角落,以紙箱鋪成臨時床鋪。他們擦去混著泥沙的汗水,這是他們賣力美化城市、把它變成世界盃足球賽舉辦地的痕跡。然而對於「買下」這屆世界盃的富有沙漠國度來說,他們就像隱形了一樣。外國代表隊抵達時,這群穿著藍色制服的工人將擠進一台台廂型車,離開豪華人造珍珠島,回到郊區擁擠的宿舍。

2010年,卡達(Qatar)獲得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World Cup)主辦權,開始大張旗鼓興建8座頂尖體育場館,以及數十個重大國家建設項目,包括新機場、新道路、新飯店等。過去12年來,來自貧窮國家的數百萬移工遠渡重洋來到卡達,他們是尼泊爾建築工人、印度工廠包裝員、烏干達的搬運工或來自肯亞的警衛,總人數約佔卡達293萬人口的89%。

外籍勞動力使卡達世界盃得以舉辦。移工將卡達建造成當局夢寐以求的模樣: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富麗堂皇的地鐵、摩天大樓、高級酒店和體育場館,妝點杜哈西灣(West Bay)的高聳建築,布置橫幅、旗幟和五顏六色的標牌,為單調的郊區帶來生機。

現在,卡達準備向全球一百多萬遊客和數十億觀眾炫耀光鮮亮麗的面孔,但在那底下的不平等與醜聞浮出檯面,使卡達世界盃成為史上最具爭議的一屆。打造這場賽事的窮人被嚴重剝削,長期面臨當地「卡法拉」(kafala,2020正式廢除)移工制度的虐待──每天在超過40度高溫下工作12小時、護照被扣留、行動遭到限制。許多人罹患傷病,失去生命,至今未獲得任何賠償。

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將於20日登場(美聯社)
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將於20日登場(美聯社)

要不回的薪酬與賠償

《衛報》(The Guardian)去年報導稱,自卡達申獲世界盃主辦以來,已至少6500名南亞移工命喪該國,多數死者都是在極端高溫下從事低薪、危險勞動。活下來的人感到懊悔又失望,他們隨時可能被遣返,拿不回應有報酬。尼泊爾24歲男子卡邁爾(Kamal,化名)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個月前,他因為不明原因被逮捕,接著和數百名工人一起被遣返回國。他猜自己被驅逐出境可能是因為打了兩份工。

根據卡達2004年通過的勞動法規,移工兼第二份工作是非法的,當局可以因此撤銷其工作許可證。但卡邁爾有必須找其他工作的苦衷,他至今還沒從前雇主那裡領回7000卡達里亞爾(約新台幣6萬元)的工作獎金,以及因工弄傷兩根手指的7000里亞爾保險金,因此他每天需要額外工作2到4小時來填補收入,否則一周6天8小時工作賺的錢根本不夠。

一名卡達政府官員向CNN回應稱,任何關於移工莫名遭拘留或驅逐出境的說法都非事實,另外2018年建立的卡達工資保障體系已涵蓋97%符合條件的勞工,當局為確保工資按時支付,也正在試圖讓系統百分之百保障所有勞工。 (相關報導: 澳洲總理稱「被承認的國家」才能加入CPTPP 影子外長酸:他看來不知道台灣是WTO正式會員 更多文章

維拉易(Kuttamon Chembadnan Velayi)從印度到卡達工作,與其他7名勞工住在同一間宿舍房間(美聯社)
從印度到卡達工作的移工,與其他7名勞工住在同一間宿舍房間(美聯社)

人權觀察(HW)希望卡達、國際足總(FIFA)能向死傷移工家屬支付至少4.4億美元(約新台幣137億元)的賠償。人權觀察說,這些遺屬頓失經濟支柱,尤其兒童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而倖存返家的移工,有的遭剋扣工資,有的深受重傷、欠債累累,這場海外工作之旅只給他們的家庭帶來可怕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