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卡達世界盃進行至第四天,中國媒體和社交網路一如既往對這項大賽給予極高的關注度,但是在中國大陸持續的新冠疫情封控和世界盃亞洲球隊接連震驚世界的背景下,中國網民彷彿經歷著一個「平行宇宙」。
中國男足沒有晉身世界盃決賽圈,但中國觀眾一直通過電視和網路密切關注在卡達進行的賽事。
世界盃球迷在卡達沒有口罩和防疫管控之下享受比賽和歡慶勝利的場面,令一些中國網民對本國的持續封控感到更加不滿。
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和日本隊,兩支在亞洲區預選賽力壓中國隊出線世界盃的隊伍在這一周的比賽中接連創下佳績,分別擊敗傳統勁旅阿根廷和德國隊,也在中國網路上激起對中國男足發展停滯不前的感嘆。

世界盃的中國元素
中國近20年未曾進入世界盃決賽圈,但是中國有龐大的球迷市場和一個一直被認為是球迷的最高領導人。
官媒中央電視台是中國大陸的世界盃直播商,各大官方媒體亦希望盡量放大中國在世界盃的「存在感」。
《環報時報》在世界盃開幕日發表的社評中頌揚卡達世界盃的「中國元素」——從中國企業承建的決賽場地盧塞爾體育場,到新能源公交車,再到中國在世界盃前贈予卡達的大熊貓「京京」和「四海」,稱這些元素「傳遞著中國人對世界盃的美好祝福」。
在賽場上,如四年前的俄羅斯世界盃一樣,中國企業的中文廣告頻繁地出現在場邊的廣告牌上。

疫情封控——「不是一個星球?」
但是,世界盃期間,中國正經歷著半年來最嚴重的新冠疫情爆發——周四公布的單日新增感染人數超過31000宗,很多地區暫停非必要的商鋪營業,居民被要求限制活動。
卡達與中國之間的航班數量大減,令親身前往現場觀賽的中國人數字減少,而即使在國內,多個省市也處於限制營業狀態。據中國媒體報道,「90%的人會選擇在家看球」。

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持續,又恰逢世界盃舉行,中國網民無法不注意到本國的嚴密封控和卡達賽場狂歡之間的反差。
周二,一篇題為《十問》的公開信在中國微信平台上流傳,提出關於中國當局新冠防疫政策的十點質問,其中就提到了卡達世界盃。
「卡達世界盃開幕了,現場球迷沒見誰戴口罩,也沒聽說要看核酸檢測證明,難道他們和我們生活的不是一個星球?」
文章只流傳了很短時間即被屏蔽。
在新浪微博上,網民也在世界盃開幕的頭幾天紛紛談論中國國內與世界盃賽場的反差。
「看台上和球場外人山人海面無口罩的人群那麼可愛……原來我只羨慕世界盃賽場上的球員,現在更羨慕那些坐在看台上的觀眾!」一條微博帖文這樣說道。
另一條評論說,「世界盃的熱度挺大的,突然看到新疆、鄭州和重慶的新聞,讓我有點恍若隔世的感覺,我們難道沒有錯嗎,好想出門!」該評論還提及幾個地區疫情爆發和封控時間延長的消息。
類似批評或感嘆中國與世界其他地方在對待目前新冠疫情的做法截然不同的帖文,在微博上大多數沒有被屏蔽,但同時也有網民仍然對其他國家在全球疫情尚未結束時大規模放寬限制表示並不贊同。 (相關報導: 馬斯克大鬧推特,恐害它倒閉?《外交政策》:後果對民主世界來說是場災難 | 更多文章 )
目前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尚沒有明顯的放寬跡象。中國國家衛健委在11月發佈的最新通知仍然強調「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複雜,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科學精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