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前的柯文哲醫師,其中心思想是診斷問題、確診、對症下藥、治療、解決問題以及和時間賽跑,作了8年市長後,2022年卸任的柯P邁向總統之路,其中心思想是什麼?
蔣渭水和柯文哲的合體,是台灣民眾黨的精神。醫師、台灣人運動、文化運動、左派運動是兩人的共同體,台灣人運動已經被李登輝前總統及蔡英文總統作了很好的詮釋及實作,文化運動須要教育及媒體的改革來落實,左派分為左獨、左統以及針對經濟、人權、社會福利等等不同面向的左右論辯。我建議:民眾黨應建立民進黨外的「新潮流」團隊,也就是善於面對台灣選舉市場的「中間左派獨立」路線,民眾黨和新潮流的區別是:批判民進黨新潮流,但不批判民進黨。新潮流批判民進黨自己人比批判外人還強,民眾黨要針對其矛盾處下手。

「中間左派獨立」路線不是「台獨」,是小英總統的「中華民國台灣」加上郭台銘董事長的「兩個中國」,二岸議題要緊抓住「雙認同」以及「相等同」的概念,也就是柯文哲民眾黨的言行,要完全實踐既認同台灣、也認同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也就是「兩個中國」以及「特殊的國與國」的論述。
2020年9月6日,中國國民黨全代會定調:憲法一中,九二共識,認同中華民國。江啟臣主席原本打算修正九二共識的基調,至此告終。國民黨的憲法一中,代表了其強化吳敦義前主席所說的「兩岸主權無法切割」,它的「中華民國」,不等於「台灣」,郭董和小英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只是前者論述趨向統一,後者論述趨向獨立。建議民眾黨承認九二歷史性會議,兩岸雖未有共識,但是台灣政治在兩岸議題的最大共識是李前總統於1992年8月1日國統會第八次全體委員會議的結論,我們把8月1日的決議文中,中共的主張拿除,強調文中「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
兩個政治實體就類似過去東德與西德一般,或者如同南北韓一般,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也是兩個中國,一邊叫作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邊叫作中華民國台灣。此為獻給蔣渭水的傳人柯文哲醫師的兩岸路線建議,以上。 (相關報導: 陳時中「太忙」缺席瘦肉精公聽會 民眾黨:這不是傲慢,什麼才是傲慢?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政論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