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子昂專欄:美國的衰退

美國持續走向分裂和衰退,而行事張狂的川普(前)只是分裂的結果。(美聯社)

一般說來,美國民眾雖然認同中國是明確且迫切的外部威脅,但是美國真正的危機是,國內對傳統價值的質疑與日益尖銳的對立。

美國兩黨民主制度已運作兩百多年,相互競爭、相互監督、相互合作。選舉期間抹黑汙衊對方並不少見,近年尤其頻繁,但是選舉結束之後,雙方恢復君子風度,勝選的總統上任後除了安撫敗選一方,同時也致力於建立兩黨合作環境,團結全國往前走。

南北內戰後最嚴重的分裂

二○一六年川普(Donald Trump)當選之後卻與以往不同,他不與反對黨溝通,持續用選舉語言攻擊任何持不同意見的人,與支持群眾互動頻繁求溫暖。民主黨當然持續攻擊川普,彷彿總統選舉尚未結束。美國現在面臨南北內戰之後最嚴重的分裂。

國家分裂的「因」不在於川普,分裂的美國才可能選出這種個性獨特的總統。

美國近代支持度最高的總統是雷根(Ronald Reagan),一九八○年代美國經濟雖然下滑,但是冷戰多年的共產鐵幕在他的任內開始解體。失去團結全國的強大外敵,共和黨與民主黨的競爭開始走向日益惡質化的對立。

民主黨的柯林頓(Bill Clinton)任內被彈劾,成為一八六八年之後第二位被彈劾的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任內則是不斷被質疑欺騙美國人民、因為個人理由對伊拉克出兵。

二○○八年歐巴馬(Barack Obama)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任黑人總統。 歐巴馬平易近人、風度翩翩,在國際社會挽回了許多小布希時代美國輸掉的聲譽,但是在國內卻是爭議不斷。保守主流白人在他任內持續反對他,膚色雖然有一定關係,但是最大的問題是他違反傳統美國價值,政策偏社會主義路線,增加富人稅賦,推動平價全民健康保險(Obamacare,或稱歐巴馬健保)。川普當年甚至公開質疑歐巴馬出生在海外,沒有資格當美國總統。

民主黨搞彈劾卻難替選情加分

川普上任沒有多久,民主黨就傳出彈劾他的聲音。因為烏克蘭電話門讓民主黨逮到機會開始彈劾程序,但是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人民支持這項彈劾。我認為民主黨這個動作太過輕率,就算成功彈劾川普,對民主黨的選情也不一定有幫助。 

美國國會要罷免總統本來難度就極高,兩百多年的歷史僅有兩位總統被彈劾──詹森(Andrew Johnson)跟柯林頓,但是都沒有成功被罷免。美國的制度是眾議院扮演大陪審團的角色,類似台灣檢察官調查收集證據,決定是否有足夠的罪證起訴(罷免)總統。 只要眾議院投票超過半數就表示成功彈劾。總統被彈劾以後,案子移送到聯邦參議院。在這裡參議院扮演法庭的功能,超過三分之二參議員投票同意才能夠成功罷免總統。 

美國從來沒有一位總統被成功罷免,川普不會是第一位。

我們知道美國國會是處於分裂狀況:民主黨控制眾議院(二三五/四三五),共和黨則擁有超過半數的參議院席位(五十三/一○○),就算民主黨在眾議院成功地彈劾川普,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也不可能通過罷免。 (相關報導: 烏凌翔觀點:川普推AI、習總搞區塊鏈、張忠謀談地緣戰略─台灣如何自處? 更多文章

民主黨在沒有足夠的民意支持之下彈劾川普,好像只是為了明年的選舉。我不認為這個動作對民主黨有什麼助益,反而落實川普一再批判在野黨只會搞政治阻礙他施政,讓中間選民更厭惡政治。美國民眾不一定喜歡川普,但是民主黨是否能夠提供人民更好的選擇?

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拜登、華倫。(AP)
明年2月民主黨初選即將啟動,現在前三名候選人是桑德斯、拜登及華倫(由左至右)。(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