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四條黃金守則
長話短說:在市場逢高賣出,在市場逢低買入。只做長期投資。不要對投資盯盤。
投資股市不必變得太複雜。大部分的人害怕股市是因為不了解,但假如真的了解,又會陷入決策癱瘓,因為要挑選的股票和債券有成千上百萬檔。這跟你去超商買飲料是相同的感覺,因為選項太多,光是選出哪一瓶就要花不少時間。我在此就是要讓你的生活輕鬆一點,並給你一些可遵循的守則,有助於消除對投資的恐懼和焦慮。這會是本書中最容易的部分,不客氣。
一號守則
不要在市場下跌當下賣出,長期來看,股市趨勢只會往上。股市的確有過下跌的時候,甚至為期多年。想想你經歷過的所有衰退,舉幾次來說,2000 年的網路泡沫和 2008 年的房市危機。衰退每 10 到 15 年就來襲一次,就像設定了定時器一樣。所以,在股市下跌時,第一條經驗法則就是不要慌。留意我說的,是「在」,而不是「假如」。這是因為市場下跌就是會發生,而要是它一定會發生,你最不該做的就是發狂把股票全部賣掉。身為投資人,最糟糕的事,就是在不景氣期間賣股票。

還記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那段劇情嗎?他們把葉子全部撥開,而暴龍就站在那裡看著他們,主角說:「千、萬、別、動。」然後每個人馬上就跑掉了。因為他們全都白癡透頂?對,不要當跑掉的白癡。請記住你要做的工作就只有這件事。
為什麼在不景氣期間賣出股票會如此糟糕?因為你的股票一旦已經下跌,賣出就是穩賠。從來沒有人會說:「嘿,我想要花 20,000 美元買全新的車,然後過一個月,等它價值大減時,我再用 17,000 美元把它賣掉。」那你為什麼要對股票做相同的事?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大部分的人會這麼做:單純的恐慌。他們受到其他人的情緒感染,當市場崩盤時,他們就去做其他人都在做的事:賣出。他們認為賣出就是防止更多虧損,你一定也會被感染到這種歇斯底里。
記住,當你擁有股票時,只會有理論上的損益。在賣出之前,你不會有實際上的虧損。假如你不希望它變成實際上的虧損,就繼續持有它,直到股市回頭走高為止。拜託了,我求你,不要在市場下跌時賣出!守則是買低賣高。假如在市場下跌時賣出,你就是反其道而行。
二號守則
那麼,不該在市場的什麼情況時買進呢?你猜對了!不要在市場上漲時買進。
你寧可在五月時為新的泳衣付全額,還是等九月大特賣時再去買?你寧可為冬季大衣付全額,還是等到春季特賣時?我個人一直都是避免付全額買下任何東西,我只在特價時去買。你也可以在特價時入手股票,那要怎麼做呢?只要在市場下跌時買進即可。股價會下跌,你便可以用「折扣價」入手。在市場崩盤中或崩盤後買進,在市場飆升時賣出。買低賣高,這是投資的根本守則。 (相關報導: 失親憨兒即將流落街頭!家園租約8月就要到期,募資進度卻只有20% | 更多文章 )
問題是當市場熱絡時,你會感染到其他人的狂熱。錯失恐懼症不容小覷。當你投資是以此為憑時,它會導致巨大的後果。那最容易的成功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跟其他人所做的事相反。家人和朋友是不是因為市場走低而恐慌,並把投資組合賣出?讚啦!股市在舉行清倉特賣時,就是你買進的機會。同事和鄰居是不是在吹噓投資組合來到史上最高點?這就在暗示,賣出而非買進的時候到了;你不想要付全額,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