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與美軍多年交流協訓,特別是在特種作戰領域,近年成果已逐步展現,例如陸軍特戰部隊執行的長距離行軍任務,就能看到限制空間戰鬥(CQB)、小部隊戰鬥(SUT)、戰傷救護(TCCC)等課目,就連階級職務名條也英文化,朝戰時與「友軍」協力作戰時,方便對方識別的方向靠攏。
不過,這一切基本上都屬「檯面下」的互動,官方對此密而不宣。然而,近期在美軍第一特種作戰群(1st Special Forces Group)臉書上傳的影片中,出現與我交流協訓的畫面,引起熱烈討論。
第一特戰群屬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一轄下編制,駐防、行動範圍涵蓋太平洋及亞洲地區,因此就地緣位置而言,派至台灣與我特戰部隊交流。
這支出現我軍特戰官兵身影的影片,上傳時間已達1年,然而並未下架,顯示美軍有將此訓練機制「檯面化」的趨勢;片頭一開始出現「EXCELLANCE」字樣,背景則為一架UH–60M黑鷹直升機,隨後出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漆有我青天白日國徽的黑鷹,與我方多位著多地形迷彩官兵實施組合訓練畫面,顯示欲將傷患緊急後送治療。

而後影片中穿插不少美軍自己的畫面,但也同樣出現明顯為我方特戰官兵奔跑及執行限制空間戰鬥、小部隊戰鬥等畫面,其中一個登機鏡頭,更可辨識出人員身上的步槍為國軍制式T–91步槍,加上前述直升機,合理推論施訓地點應在我國內。另外,部分官兵左手臂上有一小塊臂章,據悉也是參與交流協訓人員獨有。
陸軍特戰部隊近年一改過去強調在山區伏擊的山隘行軍,改以朝向都會城鎮區執行濱海城鎮戰術行軍,透過媒體邀訪,將交流協訓的成果,有限度傳遞給外界知悉,而負責指導基層特戰官兵的,正是這些與美軍協訓的派訓代表,當中不乏陸軍「高空特種勤務中隊(ASSC)」資歷,或完成突擊兵訓和各種特戰技能資格訓者,再再凸顯即便在久未歷經實戰下,國軍特種部隊仍持續透過此種方式吸取新知及相關戰技戰法,持續精進以保持「不對稱作戰」優勢。 (相關報導: 國5塞36小時不能怪林佳龍!教授「啤酒理論」解釋主因 | 更多文章 )
除特戰部隊外,2017年台北世大運登場前,也曾有披露美軍協訓警方「維安特勤隊」,分享反恐攻堅技術,此外,美軍另一支享譽盛名的「海豹部隊」,同樣亦曾與國軍進行交流協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