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扁平為美,脂粉厚如牆上油漆,腮紅濃到會下桃紅汗雨:范冰冰也不敢嘗試的唐朝美女妝容

范冰冰在《武媚娘》中的造型已融入現代妝容特色,並未完全反映史實(圖/IMDb)

中國古代女子的妝飾,到了唐朝簡直登峰造極。唐代女子追求時尚堪稱全方位,除了前衛的衣著,妝容上,「眉」、「唇」、「頰」更是百變,連額頭也不忘貼以繽紛妝飾展示風華。

聽聞時下女大生在校園裡化妝上課已成常態,頗感驚訝,因為我讀大學時,女生上學時化妝相當少見,有時候還會被同學揶揄:「今天有約會嗎?」出社會進入校園執教,在學校不要求老師們化妝的情況下,我們部門的女老師通常素面朝天,只有學校辦活動時才刻意妝扮,妝容也相當樸素。

環境使然,我對化妝這事至今還是不習慣,雖然玩傳統服裝外拍時,不免得化妝上陣(為省掉後製修圖麻煩),但總是被玩cosplay 的朋友吐槽妝容太淡,毫無效果可言。

唯一一次化舞臺級濃妝是為了拍印度紗麗,總覺得那樣的服裝就該搭配深濃眼影、分明輪廓。但收到的照片令我大為震驚:濃妝豔抹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竟然只有「看得出有化妝」!趁著那一次經驗,我隨口與幫忙攝影的朋友聊起相關話題:「男人嘴上說喜歡女人素顏、不化妝,其實他們喜歡的是裸妝的女人,也就是化了妝,但讓人看不出來。」男性友人聽完面有難色地坦承,如果沒有畫到煙燻妝或舞臺妝的程度(主要看眼影和假睫毛),他確實不太能分辨女人究竟有沒有上妝。

膚色力求潤白如玉

相較於會用裸妝「誤導」男人,認為自己天生麗質的現代美女,唐代美人可說反其道而行。怎麼說呢?現代人追求白皙透亮,唐朝人更是不遑多讓。由於人人都崇尚美白,致使當時的美容祕方變得十分珍貴,乃至於「醫門極為祕惜,不許子弟洩漏一法,至於父子之間亦不傳示」。

藥王孫思邈認為此風甚不可取,因此在《備急千金要方第六、七竅病面藥第九》與《千金翼方卷第五婦人一面藥第五》中,慷慨提供了一百二十種美容產品的製作方法,包含美白洗面乳(粉)、保溼洗面乳(粉)、美白緊實去皺精華等,擷取部分內容如下:

白面方材料:牡蠣(三兩)、土瓜根(一兩)

用法:上二味末之,白蜜和之,塗面即白如玉。旦以溫漿水洗之,慎風日。

澡豆洗手面方

材料:白蘚皮、白僵蠶、川芎、白芷、白附子、鷹屎白、甘松香、木香(各三兩)、土瓜根(一兩)、白梅肉(三七枚)、大棗(三十枚)、麝香(二兩)、雞子白(七枚)、豬胰(三具)、杏仁(三十枚)、白檀香、白朮、丁子香(各三兩)、冬瓜仁(五二合)、麵(三升)。

用法:上二十味,先以豬胰和麵曝乾,然後合諸藥,搗末,又以白豆屑二升為散,旦用洗手面,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驗(《千金翼》無白僵蠶、川芎、白附子、大棗,有桂心三兩),可治面黑不淨。

澡豆是利用豆類含有的皂苷去除汙漬的能力,混合豆粉與各種藥物香料製成的洗滌劑,在肥皂流行前十分盛行。這則澡豆方宣稱「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驗」,能令人「悅澤光白潤好」,不僅要白,還要「如玉」、「如凝脂」般溫潤透明,正如現代美妝保養品標榜的「光透美肌」。 (相關報導: 原汁原味複製唐朝長安城,盛極一時的古都「奈良」為何遭取代?背後原因竟與廁所有關… 更多文章

除了美容藥方外,孫思邈在論婦人方時特別提醒:「凡婦人欲求美色,肥白罕比,年至七十與少不殊者,勿服紫石英,令人色黑,當服鐘乳澤蘭丸也。」而他推薦的四種包含鐘乳和澤蘭的藥方,主要是治婦人虛勞寒中、虛弱瘦削、面無光色,效果是:補益、令人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