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新制上路!12月起除了防疫政策鬆綁,室外場所免戴口罩、學齡前幼兒免費領快篩,全面取消入境人數上限以外,還有多項重要的民生經濟、交通新制登場,本文整理出10大將在12月上路的新制,讓大家一次就看懂!
1.口罩令鬆綁
指揮中心近日宣佈,12月1日起室外場所可以不用戴口罩,不過跨年等大型室外活動目前仍需要配戴口罩。至於室內空間仍維持戴口罩規定,但以下6種情況可以暫時脫口罩:
1.運動、拍照和唱歌的時候。
2.自己開車或乘客為同住者的時候。
3.談話性工作活動拍攝的時候(直播、錄影、主持、報導)。
4.進行水域相關活動的時候或口罩容易濕掉的場所(泡溫泉、三溫暖)。
5.外出有飲食需求。
6.在指揮中心指定場所活動或符合相關防疫措施可暫時脫口罩。
詳細內容請至【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查看
2.免費領快篩
12月1日起,0至6歲學齡前(2016年9月2日後出生)的幼兒與65歲以上(1957年以前出生)的長者可免費領取1份共5劑的快篩,民眾可持健保卡至「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領取。
詳細內容請至【衛福部疾管署】查看
【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點此查看
3.取消入境人數上限
12月10日零時(航班表定抵臺時間)起取消入境人數上限。但入境旅客仍須配合到國際港埠領取4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並於7天自主防疫期間進行檢測。
詳細內容請至【衛福部疾管署】查看
4.台北YouBike1.0退場
12月3日起台北的YouBike1.0將停止營運,民眾需於12月3日到12月6日的緩衝期期間歸還車輛、補繳欠費費用,雙北部分使用率較高的站緩衝期則會延到12月9日,如果超過緩衝期未還車,須聯絡廠商微笑單車處理,並支付350元調度費。
5.4縣市擴大科技執法
12月1日起雙北、高雄以及雲林地區的科技執法將擴大辦理。台北市20個容易肇事的路口建置交通科技執法設備,針對車輛不禮讓行人、闖紅燈與轉彎未依規定行駛等違規項目偵測取締。而新北交通大隊也篩選出2021年16處易肇事的路口設置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高雄市則是新增16處路口科技執法以及固定式測照設備。雲林縣也選定9處路口進行科技執法。
6.台鐵增9家行動支付合作業者
12月1日起台鐵除了台灣Pay以外,新增9種行動支付購票方法,包括LINE Pay、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悠遊付、歐付寶、Pi錢包、橘子支付、愛金卡icash Pay以及全支付等,目前已搶先在台北、台中、高雄及花蓮等4個車站進行試營運。
7.台北市路邊停車無紙化開單
12月1日起台北市將試辦路邊汽車計次收費路段無紙化開單,民眾可自行至「停車查詢一站式服務」查詢註冊,原本的紙本停車繳費單就會改為以簡訊通知。
8.台北市禁用一次性塑膠杯
12月1日起台北市將不再提供一次性塑膠杯,可以使用紙杯或其他植物纖維為主要材質的杯子代替。民眾可配合自備環保杯享有最低5元的折扣。
9.台灣4種木頭管制出口
12月1日起為保護台灣自然資源,紅檜、牛樟、台灣扁柏、台灣肖楠等4種林木,包含其原木、木材、雕刻品或是藝品都將管制出口。
10.盤中零股交易撮合時間縮短
金管會宣布自12月19日開始,盤中零股交易撮合時間,將從原本的3分鐘縮減至1分鐘,以增進市場成交機會及效率。 (相關報導: 為何YouBike那麼方便,天龍人還是愛搭捷運?他去了丹麥後,意外發現真正的原因…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