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三個月,高達240個徵件的2017《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在評審艱難的決定中,百萬及五十萬的精彩作品終於在臺北文創1樓文化廣場與民眾見面了!今年的徵件主題為「原。味」,它更深一層的意涵便是「初心」,透過天空創意節「創意無界限」的核心精神,讓充滿想像力的作品帶領大家一同回溯「初心」。
跨界合作激盪出超乎想像的作品,一年比一年精彩
連結三屆擔任《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評審的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陪伴第一屆的參與者至今,她表示天空創意節在第一屆舉辦時,多數人還在觀望,不太明白這個活動的目的到底為何,直到三年過去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在這個強調”創意不設限”的活動中發生,作品也一年比一年精彩。
「過去我會認為建築就是建築,設計就是設計,但天空創意節促成許多跨界合作,以各式各樣的展演形式激盪出更多的驚喜,且參展者有表演藝術工作者、有設計師、有聲音領域專家,相當多元。」

百萬作品設計師╳公益團體,打造一場你想像不到的童趣運動會
運動的目的是什麼?有沒有可能打破框架,回到最原始的渴望?成立一年多即參加《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徵件的「點點善」,以「將公益融入生活」為其一初衷,一直以來以「藝術共創」打破更多疆界,期待撕去更多既定的標籤。
2016年在共創計劃中與喜憨兒基金會合作,創作五千多幅畫作,並在今年再度合作為世大運設計周邊商品,由此延伸靈感,將憨兒畫作中的運動會,變成具體實際的作品《想像力公園》。
這個顛覆一般運動會的公園,有歪斜的籃框、只發呆不打球的足球場,還有球拍形狀特殊的彈跳乒乓……這些創意全部來自憨兒的原始想像,沒有既定的運動規則,名次更不重要!展期間民眾也可以來這裡參與這場沒有規則的運動會,體驗從憨兒眼中看出去、充滿童趣的世界。

五十萬作品讓你為城市聲音停下腳步,聆聽被忽略的日常原味
音樂的呈現只能是歌唱樂曲嗎?五十萬作品《憶憶。喃喃》打破這個既定印象,以一個實體空間讓參與者可以擁有全新的感受!這個作品來自非藝術相關科系,卻因為喜愛玩音樂而踏入聲音領域的藝術新星紀柏豪。擅長以聲音做為創作媒介,過去精彩作品在國內外皆有展出的他,首度展演必須與民眾互動的裝置作品。
《憶憶。喃喃》由紀柏豪收集城市各個角落的聲音,在空間中設計城市街頭的四大場景,以互動裝置如踩踏、敲擊來觸動聲音,打造出視覺、聽覺、觸覺感官體驗,讓多數人習以為常而忽略的聲響,經過重新詮釋,成為生活中最動人的配樂。

臺北文創給創作者「第一桶力量」,以此起點邁向成功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進入第三屆,評審表示除了作品愈趨成熟,不同的跨界作品帶來更多可能性之外,臺北文創更協助參與團隊從零至作品展現,讓許多創作者在此舞台啟動一個好的開始。如評審周育如所言,除了獎金、提供展演場地、協助行銷宣傳,更多的意義在於給創作團隊「第一桶力量」。 (相關報導: 百萬製作費讓文創素人搖身一變設計新銳 回溯初心、捕捉設計的「原味」! | 更多文章 )
去年的百萬作品《XYZ嬉遊中─城市搖擺》,由四個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合力完成,在展期獲得熱烈迴響之後即成立「彡苗空間工作室」,短短不到一年便接獲不少來自兩岸的委託設計案,正式登上國際舞台。更榮獲2017第十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臨時建築與裝置類】TID獎,這個月更連續入圍「2017臺北設計獎」臺北市長獎、公共空間設計類、社會設計獎、應用精進獎等四項大獎,並榮獲公共空間設計類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