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萬象展期倒數 把握機會與明朝相遇

作者佚名《百工圖》(局部) 19.6x715.5cm。(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未來20年,開發中國家2/3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400年前又有哪些工作被現在的我們取代了…

機器人時代已然來臨!趨勢專家說:「2020年,全球五百萬人失業:20年內,美47%工作將被自動化取代;開發中國家三分之二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如果未來食衣住行,接觸的都是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而400年前又有哪些工作是被現在的我們所取代呢?現正在高美館展出的《萬曆萬象》特展中,有一件晚明畫作〈百工圖〉就十分反映時代的在畫面上說出來了。

明朝在歷史上被稱為白銀帝國,當時,全世界的白銀最少有1/3是中國的。這個「白銀帝國」現象,在這幅長度逾700公分的〈百工圖〉長卷被充份說明,畫中記錄明朝百種職業,從婚、喪、喜慶到食、衣、住、行、育、樂,當白銀成為當時社會的流通貨幣,應運而生了特殊行業-傾銀鋪、煎銀鋪(也就是代為熔鑄銀錠的專業店鋪),方便百姓繳納賦稅或平日碎花零用。這件畫作中可以一探明朝的百業風華與發達的手工業;其中,一些手工業技術隨着時代變遷消失,足以標示人類生活變化。《萬曆萬象》特展因好評不斷特別延長展期至5/14,目前展期已進入倒數,向隅者要把握最後一週參觀機會了。

明代萬曆年間,是人才輩出的朝代,文治武功鼎盛,朝野中不乏風雲人物及流傳後世的文化遺產,文藝與生活美學更臻於極盛;百花齊放的精彩與多元,媲美西方的"文藝復興"。當今許多學者認為十六世紀的晚明生活是他們所嚮往的 ( 包括史家史景遷教授Jonathan D. Spence ) 。當時的外國傳教士陸續來到明萬曆朝,對於這街道乾淨、人民富而好禮、文明且謙虛、人才濟濟的國度讚不絕口。

展出夢幻逸品!經歷百花齊放與多元

這次展出作品中,王守仁手卷《草書七言詩》,是他平定江西之亂後一年(1519)書寫的七首詩,此時他的心情高低起伏,筆墨滄桑有勁,讀著詩句,彷彿隨著大儒停舟於九江之中;此次萬曆特展是這件真跡首次展出;其他如《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旅遊冒險家徐霞客、萬曆帝的老師張居正、崑曲《牡丹亭》作者湯顯祖、《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鄭成功的老師錢謙益、珍貴的隆慶帝(萬曆帝的父親)所作的畫、萬曆帝聖旨、楊鎬的致日本國書、太監鮑忠的書法、王鐸與傅山的書法、原汁原味金陵八家畫作、文伯仁的〈葛仙翁移居圖〉、東渡日本創黃檗宗的隱元隆琦大師墨寶、陸千甫〈學古書五十六體〉充滿創意並可能是現今傳世書體數目最多的一件書蹟等都是備受矚目、討論度極高的展品;此外。描繪熱鬧街景的佚名〈清明上河圖〉呈現了當時的生活狀況,官員騎馬出門,軍隊操演陣隊,有人搬運竹子到客戶家種植,各類工匠操作事業,也可以看到很多上街購物或單純漫步的遊人,還可看到有人在街上打架,旁邊有勸架的人,有人在院落中悠閒談笑風生、下棋對弈,仕女在家盪鞦韆,林林總總細數不盡,反映出明代民間的活力。 (相關報導: 「好想定居高雄!」外地愛排的丹丹只是基本款,這17家澎湃美味才是在地最推薦啊 更多文章

展期倒數 臨去秋波!

4月每週日下午的古琴演奏,越演越烈,加碼舞蹈搭配演出。(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4月每週日下午的古琴演奏,越演越烈,加碼舞蹈搭配演出。(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萬曆萬象》特展展期至5/14,高雄市立美館特別在4月份開始,每週日下午在展場加碼演出「古琴演奏」,盧欣彥、洪若虛、張雅婷、黃嘉元、黃鴻璋老師輪番上陣,無償演出的老師們各個使出渾身解數,不僅祭出頌缽+梵唄,更請來舞蹈老師助陣,真是"越演越烈"!!本週日(5/7)下午3:00的壓軸演出是目前任教南藝大的古琴名師朱育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朱育賢老師所持的古琴,其上有《板橋雜記》作者余懷的簽名,余懷的書法作品也在《萬曆萬象》展出;「名琴名師」,讓這場壓軸演奏更添佳話,歡迎民眾到現場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