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高利貸也要拍!」他立志要拍「台版紙牌屋」,用戲劇訴說政治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政治題材很有趣,汪怡昕無法自拔的陷入其中。(圖/文化+)

【前言】

台灣一年365天,媒體總是聚焦在政治話題,無論是政治人物的口水戰,或者是誰又對誰放話,對外國人而言,台灣政治是個有趣的觀察對象,每到台灣選舉期間,總有大批國外記者派駐來台,觀察台灣政治版圖大變動,如何牽動國際局勢。連那些令人目不暇給的政論節目,也成了中國旅客來台期間的最愛。

居住在這座島嶼上的台灣人,對政治總是愛恨交加,大家既喜歡罵媒體24小時不間斷的報導政治,呈現社會亂象;另一方面,政治人物的一舉一動,又經常成為民眾茶餘飯後最愛揶揄的話題。

不過,因為戒嚴的歷史與政治話題的敏感性,政治從來都不是大多數台灣創作者跨足的領域,只有少數人曾試探性的嘗試並獲得成功。例如1992年媒體人馮光遠《給我報報》專欄,用荒謬的虛構情節,嘲諷社會政治;2006年製作人王偉忠也以台灣政治為靈感,製作《全民大悶鍋》系列綜藝節目,以喜劇戲謔的手法反串政治人物。

近年來情勢似乎有所轉變,製作人汪怡昕籌拍《國際橋牌社》,從戲劇看90年代後的台灣政治;新生代創作人伍博暘設計《美麗島風雲》桌遊,漫畫家韋宗成的《馬皇降臨》、《霸海皇英》等單行本漫畫,都以近期台灣發生的政治事件為題材,用新世代的語彙惡搞政治,成功活用「台灣政治IP」。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從字面上解釋為智慧財產權,這幾年IP概念走紅,延伸為創作的一種代名詞,舉凡被改編成文學、動漫、音樂、影視、遊戲等原創內容或歷史事件,都可被視為一種IP。

這期文化+「政治是個好IP」,著手探討看似生硬的政治話題,如何被創作者透過戲劇、綜藝節目、桌遊、漫畫等軟性媒介,轉換成有趣又易懂素材。

1996年3月23日,中華民國台灣有史以來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選舉期間,中國在台灣海峽進行飛彈試射演習,企圖影響選舉,導致美國出動2艘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海峽鄰近水域,引發國際關注的「台灣海峽飛彈危機」。

當時部份歐美國家觀點認為,解放軍想攻佔台灣離島的小島嶼,以恫嚇台灣政府,駐守金門烏坵、馬祖高登「離島中的離島」的國軍弟兄,更是分分秒秒處在備戰狀態。製作人、導演汪怡昕當時就在「二級戰區」高登島當兵,「預備戰爭地區,只要看到有人進入海域就可以開槍。」在沒水沒電的孤島,三更半夜對岸的「水鬼」還會惡作劇,故意往哨兵頭盔丟石頭,搞得軍隊沒法睡覺,這群鐵漢只能像高登島碼頭上的標語一樣:「獨立求生、同島一命」。

汪怡昕拿起他從國外購藏的報廢槍枝,年輕時在高登島當兵的景象歷歷在目。(圖/文化+)
汪怡昕拿起他從國外購藏的報廢槍枝,年輕時在高登島當兵的景象歷歷在目。(圖/文化+)

回想起20幾歲的青春往事,汪怡昕坐在辦公室外半開放的空間,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一口煙說,「唉,人生就是這麼悲慘,當兵還被派到馬祖最前線小島。」這段經歷雖然苦悶,卻也影響他日後的人生。

(圖/文化+)
(圖/文化+)

台灣政治題材太有趣,借高利貸也要拍

「老汪」汪怡昕,這位製作人或許不太有名,但他製作的紀錄片,包括《哲人—總統李登輝紀錄片》、《客籍228受難者歷史紀錄片》、《國家的國家的國家-原住民歷史紀錄片》等,紀錄的對象和事件都赫赫有名。 (相關報導: 「笑到最後的人才是贏家」一部電影揭開政治黑幕!《血觀音》演活上流女人的8種心機 更多文章

4年前他還著手拍攝海軍黃國章落海事件《少了一個之後—孤軍》,這個題材不僅是20多年的老案,再加上當事人已過世,涉及的對象又包括被視為權威的軍方,光想就知道是「票房毒藥」,但老汪還是毅然決然要拍這部片,成為黃媽媽的「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