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勁溪益群橋護岸修復工程 水利局力拚5月完工

後勁溪益群橋護岸修復工程目前正積極施工中,力拼5月完工。(圖/水利局提供)

高雄市去年年8月受連日豪大雨影響,因護岸基腳掏刷造成楠梓區後勁溪益群橋上游護岸水防道路下陷、護岸損壞等狀況。水利局立即進行搶險避免災害擴大,且中央已補助工程經費525萬元辦理災害修復工程,目前正積極施工中,力拼111年5月完工為目標。

水利局表示,市府從民國90年起推動後勁溪整治,並逐步完成水岸廊道全長約5公里,可從楠梓都會公園出發到援中港濕地,沿途經過德連橋、益群橋等,一路接到台17線,為北高雄觀光河岸好景點。惟去(110)年8月豪大雨影響,導致楠梓區後勁溪益群橋上游護岸損壞及水防道路下陷,立即調派機具及鋼板樁完成搶險作業,並同步啟動災後復建工程設計,以縮短相關作業時間,中央已核准災害復建工程經費,內容包括修復護岸及欄杆約70公尺,目前工程正積極趕工中。

水利局呼籲,於災修工程尚未完成前,請市民朋友避開後勁溪益群橋上游左岸水岸廊道,避免誤入工區發生危險,水利局將盡速完成水防道路及護岸損壞復建工程,早日恢復通行,讓市民有個舒適安全居家環境。

林欽榮視察二代水情中心  防汛水情資訊即時掌握

林欽榮副市長日前視察二代水情中心,超前佈署防汛整備工作,了解新一代的水情中心整合了全高雄所有的水情監控資料,即時掌握時雨量、各排水水位、閘門開關、滯洪池水位、淹水感知器及土石流警戒等訊息,並指示強降雨氣候已經不是偶發事件,水情監控系統是市府掌握資訊的重要仰賴,防汛期間一定要確保即時水情資料的正確性,俾提供應變中心作快速的防汛決策指揮。

高雄市在去年共發佈了8次豪雨以上等級的水情預警資訊,主要係藉由水情中心即時取得相關資料,並經模式推估及水利防汛專業協力團隊迅速的分析成果,最後交由應變中心指揮官決策,有效預防水患發生。今年水利局再加入「高雄智慧水利監測密網計畫」,將城市以三維角度思考,利用大數據分析量化降雨逕流方向與水量,並達到水利設備智慧化聯合操作效益,讓防汛工作更加Smart! (相關報導: 向無名英雄致敬!看這群「千歲」巡守隊如何全年無休守護後勁溪 更多文章

水利局長蔡長展表示,智慧水利密網計畫是全國首創計畫,目前以寶珠溝流域為示範地區,藉由水情中心收集水利資訊,並且透過排水系統分析,可以預判淹水範圍,進而先行佈設防汛措施,達到減災應變成效。市民朋友可以使用line APP加入「高雄市水情e點靈」,透過手機查看即時天氣、水位、路面淹水感知器、攝影機及滯洪池等多項訊息,掌握第一手水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