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王先生數月前因腹部脹痛至診所求診, 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仍不見改善, 轉診至嘉義基督教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本身並無特殊疾病及大腸癌家族史的他,經大腸鏡及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有腫瘤生長在乙狀結腸部位,切片化驗確診為大腸癌;醫療團隊在與患者討論後,決定採用最新的 3D立體微創腹腔鏡執行腫瘤切除手術;術後隔天即可下床活動, 術後第二天即可進食,而且在術後第五天即順利出院。
嘉義基督教醫院表示,大腸直腸癌是近年來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最高、案例增加最快的癌症;大腸直腸癌發生原因除了與遺傳、基因有關,更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包括接觸致癌因素、不良飲食習慣;在201 4年更成為台灣男性第一,女性第二的癌症。一般民眾除平時飲食、 運動、糞便篩檢預防外,針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還是以手術切除為第一優先考量。
嘉基大腸直腸外科林怡成醫師指出,過去大腸直腸癌以傳統剖腹手術為主,傷口較大,約20到30公分,有術後疼痛、復原時間長、 及感染等等問題。傷口恢復約需10到14天,且出血量機率較高,使用止痛藥情形較為頻繁。至於微創腹腔鏡手術,外科醫師藉由皮膚上數個0.5至1公分的切口,將腹腔鏡和其他更小、更精密的外科工具伸入腹腔中進行手術;病患可以較小的皮膚傷口完成傳統大腸癌的根治手術,減少疼痛、加快術後功能恢復,並提早恢復正常生活作息。 (相關報導: 南臺灣美景全蒐羅!盤點嘉、南、高、屏16處最強新秘境,再也不必去老景點人擠人啦 | 更多文章 )
在3D影像中一旦發生出血,可以比傳統2D影像更迅速找到出血點進行止血,更精確操作及縮短開刀時間
嘉基引進雲嘉地區第一台3D腹腔鏡系統,通過3D影像系統, 醫師眼中的手術畫面變得立體,腹腔內組織高低遠近十分清晰, 通過高畫質螢幕可以清楚觀察病灶周圍解剖結構。在3D影像中一旦發生出血可以比傳統2D影像更迅速找到出血點進行止血,更精確操作及縮短開刀時間。手術效果媲美達文西機器人手術, 而且自費負擔不到達文西手術的三分之一,可說是大腸直腸癌治療的 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