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波梅雨造成雲林一期水稻搶收困難,雲林縣長李進勇16日上午前往大埤鄉勘查稻田災損情形時表示,梅雨造成雲林不少水稻倒伏、泡水、發芽,雲林縣政府除向農委會爭取延長天然災害救助申報期限外,另經爭取已獲農糧署同意啟動災害稻穀收購,以減輕農民損失。
縣長李進勇、農業處長張世忠、新聞處長張凱傑、議員陳樹吉、大埤鄉長謝明平等勘查水稻災損,李進勇強調,稻農辛苦半年,眼看即將收成,卻遭受豪雨無情的侵襲,半年心血化為烏有,即便有天然災害救助也不足以抵償稻農損失,經雲林縣政府努力爭取,農糧署已啟動天然災害稻穀收購作業,維護稻農收益減輕稻農損失。
勉強收割恐會影響稻米品質及價格,農業處長張世忠呼籲農民等稻子成熟再收割
張世忠表示,雲林縣一期水稻耕作面積約3萬公頃,約有7000公頃已完成收割,目前因受降雨影響收割困難,縣府已協請20鄉鎮市農會、碾米廠,及嘉義、台南等地的稻穀代割與烘乾業者,俟天氣放晴,全力投入收割,避免稻農因找不到割稻、烘乾業者,造成更嚴重的損失;張世忠也表示,水稻成熟度不足,含水量會偏高,勉強收割恐會影響稻米品質及價格,呼籲農民等稻子成熟再收割。 (相關報導: 「原來雲林這麼漂亮!」內行都不一定知的9處清爽秘境,其一還榮登全球前20美 | 更多文章 )
大埤鄉長謝明平表示,大埤鄉一期水稻耕作面積約有3000公頃,已收割面積約僅300公頃,倒伏水稻一成以上,未倒伏水稻也因豪雨導致穀粒含水量太高,天氣如再不放晴,不出2天水稻將全面發芽,造成農民嚴重的損失,感謝雲林縣政府除向農委會爭取延長天然災害救助申報期限外,另經爭取已獲農糧署同意啟動災害稻穀收購,以減輕農民損失。